高质量教育发展框架中的科研发展是一个长期主义的系统工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已成为大部分基层学校和教师的理念共识与实践逻辑。为进一步提升教科人员的基础业务素养,更好地指导、带动、服务于校(园)教育科研工作,近期,张家港市新上岗教科主任基础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在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丁洋,教科研训室相关人员,全市近三年新上岗的教科主任参加了本次研训活动。活动针对受训对象的业务特征、发展需求,整体设计、有序推进了三个流程。
流程一:破冰行动 为有源头活水来
梁丰幼儿园前溪分园邹海萍园长组织了“破冰行动”环节。参训学员在规定时间内,迅速了解座位周边的学习伙伴,并相机介绍了伙伴的基本信息。友好互动中,思维的活水流淌,伙伴式学习氛围、关系得以初步形成。科研精神与游戏精神的适度结合,促使理性为主、专业为重的科研培训完成了某种心灵层面的转向,创生出了更温润、更适宜、更幸福的科研文化氛围。
流程二:发布动员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丁洋结合新任教科主任的职场发展阶段,立足高质量教育科研背景下,教科主任在“应然”与“实然”之间需要致力养成的态度、能力,做了唤醒式动员,为新任教科主任提供了三个发展建议:即在流程中保持思想清醒的能力,培植发现与解决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中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能力,培养从思辨走向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在不确定中保持专注的定力,涵养回归内在、回归本原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与启发了教科主任,在日常科研管理和事务工作中,要规范流程,捍卫常识,把握规律,将平常的工作做好、做实、做细。

流程三:专家讲座 绝知此事要躬行
江苏省特级教师、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张家港市第一中学集团总校副校长王毅作了《教科主任履职尽责》的主题讲座。围绕新任教科主任该“何为”这一核心,王毅结合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最新编发的《学校教科工作通览—教科主任实务指南》,具体以《张家港市学校教科工作管理办法(应知应会二十一条)》为例,基于教科主任应有的履职意识,应尽的岗位责任,用一线教师听得懂的语言分章分节做了细化拆分、详实阐述,为教科主任提供了可复制、可转化、可应用的实操策略、路径和方法。
科研为重,首重教师;科研欲兴,必兴教师。本次教科研训活动是对区域教育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现实回应,也是对教科研训室长期致力于内涵式、再造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科研素养行动的一种现场印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