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第一中学)—语文:《写人叙事要突出中心》
简介:
张丽娜,中共党员,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校长,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她勤学笃行,获江苏省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信息技术比赛课一等奖,江苏省微课比赛一等奖,苏州市优秀课评比一等奖,苏州市微课比赛一等奖,张家港市评优课一等奖,张家港市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等。她与时俱进,在课堂上,她和孩子们一起探究语文的新角度,新思维,带领学生去探索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感受更加精彩的世界。她真诚热情,用她的真心换学生的真心,娜姐是学生对她的最亲切的称呼。
教育格言:她坚信:教育如航,梦想是舵,希望是帆,只要心中有希望的灯塔,就一定会越过千山万水,走向教育的圣地。
点评:
让学习在写作课堂上真正发生
张家港市凤凰中学 周喜悦
11月17日,张家港市第二十五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初中名师课堂展示活动在梁丰初级中学西校区举行。我有幸观摩学习了市外国语学校李春燕老师执教的《议论文写作的思辨性表达》和市第一中学张丽娜校长执教的《写人叙事要突出中心》两节名师展示课。
虽然两节课指导的写作内容与类型均不相同,但我从两位名师的课堂,看到了她们“聚焦课标转化,着力学习发生”的几点共性,学习在他们的写作课堂上真正发生。
第一,写作任务的设计——贴近生活,创设情境
设计写作任务,要能引导学生多思考一些“与人有关”,“与我有关”的问题。关涉学生实际生活与切身利益的问题,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有价值的写作练习。
李春燕老师的《议论文写作的思辨性表达》以“土耳其小姐姐不会手机支付”的视频导入,让学生在快乐一笑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到“手机下单支付”这个生活情境。很自然地引入到“那么你认为这种用手机下单买单的方式好不好呢?”的“一分为二的客观思辨。这样的问题,即使生活化的,又很好地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
张丽娜校长就地取材,从学生描写同学的习作中挑出片段,让学生猜猜“ta是谁?”,小作者在这个教室里,写作的对象也在这个教室里。这样的写作任务、教学情境,都是紧密贴合他们的生活的。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而这一点,是充分体现新课标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理念的。
第二,写作活动的开展——启发思考,充分交流
教育,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像马克思希望的那样——“思考一切”。作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宜过于强调完成任务,特别是探究性学习活动,不能把学生拉扯到既定的或预设的轨道上。学生能自由思考并延伸,通过交流积累,拓展思路,以不同的思维方式获取启示,在探究学习中磨砺并发展思想,写作学习才能有价值。两位老师都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师生的对话交流、生生的小组讨论中展开学习,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李春燕老师围绕“议论文写作的思辨性表达”这个主题,让学生“做个法官似的思辨者”,设计了三个活动任务,一是多维思考,不同角度看问题,对期中考试作文题进行审题训练;二是质疑追问,透过现象看本质,对82岁老太拾荒的报道进行批判性思辨;三是牛刀小试,多元化思辨表达,对村庄拆迁后的小狗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件事情展开多元思辨。在头脑风暴式的学习任务中,师生、生生都展开充分的讨论和对话,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分析,交换看法,丰富见识。
张丽娜校长围绕“写人叙事要突出中心”这个主题,找到一个小切口《细微处见神韵》,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总结,找到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开展当堂的写作修改,再进行展示和反馈。学生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既增长了写作的能力,又有了展示的舞台,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很好地体现了“学”的主体性。
第三,写作方法的指导——搭建支架,拾级而上
凡事被告诉,不是教学,也无法形成学习。但要让学习真正发生,老师的点拨指导也尤为重要。思维支架即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支援的辅导性手段。教师适时合理地创设思维支架,有助于缩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而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李春燕老师在课堂活动的几个任务推进过程中,很好地搭建了学习的支架。如对期中考试考试的作文进行审题分析,她借助审题支架,帮助学生聚焦关键信息。她先让学生进行思考,确定这是二元思辨作文。然后提出问题:一元思辨可以找到一个事物的两面去看,二元思辨就只要找到其中的一对矛盾。这个题目中,隐含着几对矛盾呢?议论文重在辨析和论证,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只需要想个几分钟,就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在这个基础上,以“理想和现实”为例,具体思辨一下其中的逻辑关系。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后交流,老师再出示作文框架,通过表格和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材料笼统地要求具体化,梳理逻辑关系和论证思路。
老师不断引导学生比之前能稍稍多想一点,能朝前多走几步,进行思维训练,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就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这样的练习多了,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时间长了,有助于培育思考问题的自觉,渐渐形成思想能力。
张丽娜校长的课上,先让学生根据片段描写猜人物,在这个过程里,提出质疑:为什么一段文字,有多人认领?然后出示写三毛的文字,写柯南的文字,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写外貌,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来写。接着请来书里的老朋友,让学生跟着经典的人物描写学方法。得出要抓住细节,从细微处描摹。最后牛刀小试,被写作对象作为“模特”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观察细节,现场写作,对之前写的片段进行再加工。
学生既有了方法的领悟,又有了现场的观察,更有了张校长细致入微的指导,借助写作支架,他们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写作任务,而且很好地提升了写作的能力。
让学习真正发生,这是我们共同的教学追求。李春燕老师和张丽娜校长用自己精彩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演绎,诠释了“聚焦课标转化,着力学习发生”的名师展示活动主题。向她们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