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3年课改展示月”专栏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专题>课改展示2023>名师课堂>普高>详细内容

计明礼(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美术:《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8 08:35:55 浏览次数: 【字体:

daddf79d63774ce5aa1e6ab0765b4657.jpg

简介:

计明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油画学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张家港市书画院特聘画师,张家港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小学高级教师,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出版《计明礼油画作品集》。

点评:

智慧的碰撞 不一样的精彩

张家港高级中学 高永庆

暨阳高中的计老师、崇真高中的张老师和管老师为我们奉献了三堂精彩的名师示范课,感谢她们的精心准备,辛勤劳动。

今天三位老师上课的内容都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模块第三章《匠心之用--雕塑艺术》第三节《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

同一教学内容,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种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我们今后的教学思路,更好的彰显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个性,这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今天这样的“同课异构”的展示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今天三位老师的这三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纵观三位老师的课,共同之处都是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构思。从整体上来看,教师们的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表达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富有启发性,板书工整,条理清晰,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操作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轻松、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到了美术知识与技能,身心得以健康快乐成长。

一、准备充分

老师们在课前做了充分准备,从展示图片的拍摄、教学用具的准备,到教学视频的收集,到课件的制作,可谓精心尽心,搜集的素材直观生动而具象,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印象,集中了学生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导入精彩——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始

课堂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酝酿情绪的作用,能渗透主题,将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计老师从家乡城市雕塑作为切入点,通过展示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环境空间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注意,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美丽的造型、美的线条的同时,对公共空间与雕塑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直观、通俗易懂。也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艺术美,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管老师则是从学生们都喜欢的狗狗与雕塑儿童的亲密接触,引导学生对所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的雕塑产生关注。引出课题,非常亲切自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点出了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具有互动性的特点。

张老师通过视频导入,声音图像的结合,更加具象而精彩,气氛更热烈,过程很高效,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津津有味地听讲,更有积极性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

三、讲解到位,都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位老师课堂讲解风格不同,计老师语言的诙谐轻松,管老师的沉稳严谨,张老师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都呈现了课堂不一样的精彩。

课堂上,老师们都能紧扣主题,他们深入细致、生动形象的讲解,配合到位的展示,使学生进入一个轻松新奇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三位老师选取了不同的作品进行了重点讲解,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管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开荒牛》的艺术美,感受深圳特区创业者艰苦奋斗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整体过程较为活跃,学生能由表及里讨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城市雕塑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张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对《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为代表的雕塑的认知,感受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计老师通过《国家公祭纪念碑:南京大屠杀组雕——逃难》的鉴赏,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示未来,珍爱和平!在讲解作品时代背景的同时,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公共空间、了解了雕塑和环境之间有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甚至比例尺寸等的关系,新城市建设需要怎样的雕塑以及公共空间如何借用雕塑来构建公共场域的理念;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空间中雕塑的艺术美、形式美、象征美的艺术特点;能对典型的公共雕塑作品进行赏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交流、探究,感悟公共空间中雕塑的艺术美、形式美、象征美的艺术特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

四、以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三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与学中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表达看法,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突出了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我很久没有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了。今天我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教学功底及教学艺术。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