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倩雯(张家港市世茂小学)—语文:《少年闰土》
简介:
奚倩雯,张家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自2013年工作至今,她坚持努力发展自身学科素养,在小学语文的领域里踏实求索,努力奋斗。获“苏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苏州市教师专业素养竞赛”一等奖;“苏式课堂评比”二等奖;“张家港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执教多节市级课,收获一致好评;撰写多篇论文发表及获奖;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等。她坚信:惟有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点评:
创设层级阅读教学,指向学生素养生长
张家港市世茂小学 唐燕
《少年闰土》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鲁迅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层次也非常的清晰,从忆闰土—盼闰土——识闰土—别闰土,层次清晰,易于梳理。这篇课文对于学生能否走进鲁迅作品、走近鲁迅来说举足轻重。这意味着教学时要唤醒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期待。如何唤醒?奚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地引领。
在解读一篇课文时,可以分为由基础到高原、由高原到山峰的三个层级,分别对应基础层、精深层以及超越层阅读教学。语文教学进阶通过语文教学设计和组织,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品格、素养等方面得以养成和深化。下面我就从这三个层级展开阐述和评课:
基础层阅读教学,其实解决的就是——“我是怎么读懂的? ”“如何才能读得更好? ”实际上是“阅读的入口和路径”、“有效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在这一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决好基础性问题,即理解字、词、句、段基本意思以及句子之间、语段之间的关系;面对具体的独特的文本,解决好阅读策略问题。所以,在这一层面,我们要教会孩子一定的语言感知力、基本的阅读策略。奚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思路非常清晰,课堂伊始,以课文中的一张栩栩如生的插图引出了课堂学习。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我眼中的闰土”引出了闰土所讲的四件趣事,通过仔细的品味,体会少年闰土见多识广、聪明伶俐、勇敢机智的人物形象;二是“我心中的闰土”,抓住“不知道”这一关键词,从中感受我内心的羡慕与崇拜。这些任务的完成过程是指向文本内容的,也是教会学生词句语段以及相应阅读策略的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
精深层阅读教学,就要解决隐含在文章作品中的手法技巧与艺术奥妙等。奚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牢牢抓住了“夹叙夹议”和“对比”这两种独到的写法。特别是对比,这堂课赏析了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身份的对比,标点符号的对比,同一事件不同写法的对比等等,但《少年闰土》作为一篇自传体小说,其环境、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所以我们去赏析对比的这一写作手法,其根本也是让学生体会到少年闰土与“我”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为下一步的拓展延伸做足了准备。学生仔细品读、自主发现,在层层递进中,课堂充满了思维力的进阶与提升。这样的教学,不是简单地提取静态知识,也不是向学生呈现其陈述性知识,而是借用文本提取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这样既可借此深读文本、读通文本,也可由此通向写作。我们常说,与经典作品对话是幸福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就是幸福的,一颗审美的种子、思辨的种子已经悄然播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欣赏力、阅读分析力。
超越层阅读教学,就是通过群文阅读、批判性阅读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志, 反思批判精神。这堂课奚老师继续抓住了“对比”,拓展《故乡》中的语段,设计了任务三——“我”再遇的闰土——默读语段,说说三十年后的闰土又有了哪些变化呢?将三十年前后的闰土进行对比,包含了形象上、语言上、思想上等等,学生畅所欲言,畅谈想法,充满着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奚老师发出掷地有声的一问:这三十年,当初的那个活泼自信的闰土,和现在的麻木冷漠的闰土,谁之过?这三十年,中国大地发生了什么?将问题引向了时代的动荡、人民的麻木,最后再引出鲁迅弃医从文,期待用写作唤醒民众,他把人民、国家放在心上,人民、国家也把他举得高高,出示单元导语中臧克家对鲁迅的评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本课的阅读教学就此提升了人文主题,指向了革命者的精神,完成了教学的闭环,可以说,意味无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分析力、阅读迁移力。
老师们,2022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在“任务群”“大单元”等新词背后,我们更应当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素养本位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凭借课文、基于课文的阅读理解,聚焦发展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和语文思维品质,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它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都是围绕素养如何获得这一任务来实施的,这与当前的大概念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任务群教学一脉相通———都是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素养本位的语文课堂教学”落实到教学中,对一线教师的研课、备课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研读课文但要跳出课文。就像《少年闰土》这一课,在备课时就要清晰地明确它是鲁迅单元的第一篇,选自于鲁迅的名篇,在这个单元中这一课的定位在哪里;这一选文对于了解鲁迅作品鲁迅精神的意义在哪里;二是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主线,就像《少年闰土》这一课,奚老师从“我眼中的闰土”到“我心中的闰土”再到“我再遇的闰土”,先打好阅读的基础,如对文本阅读的基本理解、如何读懂某篇文本的方法; 接着,在基础性工作完成后进一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关键性知识,即如何透析文本的艺术特征,把握文本建构的奥妙; 最后,在理解和精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审辨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同时实现相关的迁移运用;三是,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注重课文的能力训练价值和思维训练价值,指导学生加强语文能力训练和思维训练。
老师们,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追求语文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和高品位,追求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并在学生的语文素质结构中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