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泗港实验幼儿园)——中班社会:10件我能为世界做的事
简介:
胡海燕,幼儿园高级教师,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始终坚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精神”为引领,结合幼儿园实际,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儿童本位出发,科学施教,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探索与学习,逐渐形成“科学、宽松、自主、风趣”的个人教学风格。
点评:
踏着课堂教学展示月的痕迹,带着满满收获的喜悦,在这充满浓浓暖意的时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再次深入研讨我们的展示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二十五届课堂教学展示月,我想承办此次活动的价值也旨在加强交流,促进互相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改,参与课改,积极探索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的成长之路,课程改革之路。磨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我们四位名师的智慧与思考,名师展示让我们领略到了四位名师的风采,让我们分享到了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透过课堂感受到我们名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和他们在专业成长路上奋进的足印,也拓宽了我们对社会领域以及艺术活动的思维,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感受。希望这样的研讨活动真正成为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平台。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在遗憾中追求完美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我们专业能力的过程。刚才我们观摩的是两个社会活动、两个艺术活动。那基于当前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怎么开展集体教学,我想这是我们经常会思考,甚至是谨慎考虑的一件事。因为我们关注集体教学的适宜性、有效性。所以,当我们选择了一个内容后,在活动开展之前,我想我们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选择这个素材最打动你的理由是什么?二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孩子最喜欢素材的地方是什么?对孩子的挑战点又是什么?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再开始设计活动。
先来说说两个社会活动:我觉得今天的两个社会活动都有这样的特质:活动内容——“生活化”;活动形式——“游戏化”;活动样态——“自主化”。
一、活动内容——“生活化”,即与生活的有效链接,使课程实施更具价值。社会活动的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即社会性为目标来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不管是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来说,还是从集体活动的内容来说“生活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应该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郭园长的《恐龙校车》就是以幼儿上学方式为导入,引出小恐龙校车,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辨:骑恐龙去上学好不好。那幼儿辩论的内容其实和她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有的孩子说恐龙校车省油、有的说会违反交通规则,有的说太高会撞到树,都是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正因为有了这些经验,孩子能够大胆的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胡园长的《10件我能为世界做的事》借助绘本,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节水节点,并且让幼儿结合生活静安经验来讲述我们怎么节水节电,所说活动内容与生活有效链接,更体现了活动的价值。
二、活动形式——“游戏化”,即重儿童的真实体验,使课程实施更具趣味。社会活动不是普通的说教,而是要为每个幼儿创造能够获得社会体验和感受的机会与条件,激发幼儿最直观的感受。在这两个活动中我们看到通过让幼儿 操作、体验、辩论、合作等方式,使幼儿获得社会性发展。如《恐龙校车》里,幼儿进行辩论赛,先选择自己的观点,支持或是反对,即激发了幼儿的思维又能够体验辩论赛的乐趣,在思考问题、发表观点中获得社会化成长。《10件我能为世界做的事》幼儿进行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旧物利用,感受到动手后将废物变宝的这样一种乐趣,让整个活动更有趣味。
三、活动样态——“自主化”,即真实的儿童本位,使课程实施更具品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集体活动更注重幼儿的自主化,今天的两个活动经过调整,呈现出较之前更多的自主,这让我很感动,老师更关注孩子的想法,把更多的探索、体验的机会交给了孩子。如《恐龙校车》里,恐龙校车的流弊,在辩论后老师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而是让幼儿自主看电脑,了解寻找答案。还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意的表达,把小恐龙设计成各种各样的玩具,滑梯、荡秋千、挖机等等,让幼儿的想象得到了。那在这两个活动中教师都能够关注每个幼儿在体验和感受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有效应答幼儿需求,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活动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