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贤(金港中心幼儿园)—中班科学:《松果的秘密》
简介:
卢贤,本科学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幼儿园高级教师,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曾获苏州市周氏德育奖励金、张家港市先进个人、张家港市教育局先进工作者。并多次参加张家港市评优课比赛获一、二等奖。工作中,能不断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完善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点评:
乐学 勤思 成长 ——关于科学活动有效组织的几点实施要点
张家港市南沙幼儿园 郭芳
科学领域属于严谨的一门学科,往高年级来说对应的是物理化学这类的学科类知识。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作为幼儿教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活动的背景,了解科学活动的实施背景,并思考:为了提升孩子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教师能做些什么?
二、科学活动的开展,基于幼儿经验,提升幼儿经验,拓展知识。
三、应啤机科学知识,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四、以幼儿为本,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分享交流都有提高。
本次中班科学活动“松果的秘密”是依据幼儿园11月秋天主题活动中儿童表露出来的兴趣以及幼儿园现有的活动资源而形成。
松子是儿童经常接触的秋季干果。但是松果和松子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对刚升中班孩子来说是一个未知的秘密。看出来本次活动依据“零散学习”“深度探究”“表达表现””的线索推进。
(一)零散学习:从年龄特征出发,激发探索兴趣
前期孩子们从“收集”开始,共同收集各种秋天的干果,并在日常活动中自由观察,形成零散的经验,从而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多感探究梳理儿童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对松果的认知从前期自发、零散的经验发展为经过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后形成的完整、丰富的经验。所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对孩子来说还是十分有用的。孩子们在听一听,摸一摸,看一看的过程中探究兴趣被激发,为接下去的活动奠定基础。
(二)深度探究: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活动深入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的观察与猜测则是紧密与孩子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教师通过分析和梳理幼儿的问题,生成整个活动的探究线索从外在整体观成深度探究的学习要点。在“深度探究”环节,通过局部猜测、动手操作帮助儿童建构全新的观察经验,在动手操作时先猜测后验证,同时引入了对比经验,即对比松子,板栗,瓜子的不同,帮助幼儿获取松子相关经验。
(三)表达表现:从问题导向行进,形成探究品质
整个活动的探究线索从外在整体观察到外在局部探究,最后到内部秘密发现,层层递进。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的探究热情仍然高涨,体现了儿童从原有的、自发的“零散经验”到在教师支持下建构的“完整、丰富的经验”的学习过程,最终指向助力儿童萌发探究意识,促生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