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3年课改展示月”专栏

丁徐菁(万红幼儿园)——大班语言:大显身手的笨企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9 13:57:55 浏览次数: 【字体:

983dc813cc9a4cbab23556a9ea0eee4e.jpg

简介:

   丁徐菁,2012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作为90后,年轻的朝气与不断的努力使得她在教育之路上迅速成长,先后获得苏州市双十佳教师、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张家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点评:

有为、有趣、有效

——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积极发展的“三有”支架

花园浜幼儿园  杜晓燕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就今天的四个活动进行研讨。今天为我们展示活动四位老师都是资深级名师,他们的教学风采,刚才大家也已领略,各有特色。邵老师亲切细腻、娓娓而谈,吕老师严谨干练、润物无声,姚老师热情善导、感染力强,丁老师有条不紊,富有带入感。她们的每一个活动都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和感悟。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有”和大家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为

四个活动都非常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特色的,我想四位名师都在活动设计之前,都是基于幼儿进行了深度思考: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什么内容?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可以说,在活动的前期教师是有为的,并在有为中确定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活动资源的挖掘

秋天的云千变万化,多姿多样的,邵老师及时捕捉到这一自然资源,和孩子开展音乐活动《如果我是一片云》。歌曲的借助了《粉刷匠》的旋律表现。歌曲旋律为2/4拍,节奏规整,曲调简单轻快;歌词共8句,每两句一组,有重复,适合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学习、仿编。

姚老师以孩子们熟悉、喜爱的歌曲《彩虹的约定》为载体,设计了《彩虹小镇的故事》,和孩子们一起感受节奏、旋律、歌曲表现的意境,丰富幼儿愉悦的体验。在节奏的表现上,姚老师根据大班上学期孩子的已有经验,将节奏型设计为以2分音符为基本节奏,中间加入4个4分音符,也适合非常适合幼儿的。

二是活动内容的甄选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在“促进学前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形成的教学策略”中提到“要让孩子读得懂,教师自己先读好”。今天展示语言活动的吕老师和丁老师,我想在前期都是自己“先读好”了绘本。《谁是冠军》和《大显身手的笨企鹅》这两个语言活动中所呈现的绘本内容并不是绘本的所有,是两位老师结合本次活动的目标精心选择的部分内容。其中有的画面、内容还进行了重组和改编,让活动内容更好地为目标服务。如《谁是冠军》借助的是绘本《全都是冠军》,活动中选择了适合故事主线的绘本画面和内容,让幼儿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大显身手的笨企鹅》,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推进,最后设计了企鹅获得冠军的情节,帮助幼儿更加深入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都有着自己特别能干的方面。

二、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有趣

课程游戏化的游戏精神是: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理解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方式和特点。今天的四个活动中,我们能看到孩子们所呈现的样态是积极、主动、投入、愉悦的,我想就是因为四位老师很好地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落实到了教学活动中,让整个活动过程有趣,为幼儿所喜欢。

一是巧妙性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要让孩子读得久,教育活动要有趣”。今天的两个语言活动环节都设计的很巧妙。如吕老师的《谁是冠军》,巧妙地设计了冲突——前两次的猜测与最终的结果对比反差,让孩子们对故事人物在遇到问题后“发生了什么?”产生好奇,进而主动去一探究竟。丁老师的《大显身手的笨企鹅》在与孩子们对故事的共同回顾中巧妙地加入游戏互动;在企鹅赛前准备中通过聚光灯巧妙呈现;在故事的结尾处故意留下悬念……

二是自主性

邵老师在音乐活动《如果我是一片云》中,为幼儿创设了边倾听歌曲范唱,边为歌曲排图的自主欣赏环节,让幼儿动手操作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这也符合许卓娅教授的歌唱活动的策略之一:范唱5遍原则,即幼儿在开口学唱之前,至少要倾听5遍。姚老师在音乐活动《彩虹小镇的故事》中,为幼儿创设了自主结伴,自主创编、自主表演的环节,激发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互动、材料的互动中充分地、个性化地展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三、促进幼儿的积极发展:有效

虞永平教授说过:唯有不断获得新经验才是真正的学习和发展。如果没有问题就没有挑战、就不会有新经验的产生。那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或挑战时教师的支架和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今天的四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都处于积极的状态,正是因为有了来自四位教师的有效支持。两个语言活动我重点说说言语支持,两个音乐活动我重点说说材料支持。

一是言语的支持

今天的两个语言活动,无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应答,可能大家的感受和我一样,感觉非常的流畅、舒适。和大家分享《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中的第三句话“要让孩子读得深,教师提问要对准”。有几个注意点:1.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提问;2.尽量不要一次性提几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教师一次提出问题,幼儿往往只回答最后一个问题;3.尽量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且能给幼儿清晰的思路;4.在幼儿没有完全针对问题进行回答的情况下,老师需要有支持性的互动反馈,比如进一步请幼儿说说“为什么这样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会怎么样”。书中指出:聚焦目标的提问不一定是有答案的提问,有质量的提问更不是有标准答案的提问。这几点,我认为两个语言活动都做得很到位。

二是材料的支持

直观形象的材料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感知音乐。在今天的两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活动材料的支持是非常有效的。邵老师的《如果我是一片云》,开篇时通过云朵的动态呈现,激发孩子对云朵的想像;在熟悉歌曲中,通过体现歌曲内容的拼图,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结构与内容;在仿编过程中,通过即时绘画的图谱,让孩子更好地表现歌曲。姚老师的《彩虹小镇的故事》中,PPT中彩虹的精细呈现、有着七色圆舞板的“彩虹凳”、节奏图等,有效地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节奏,尤其是彩虹凳设计得非常巧妙;前期孩子绘画的彩虹雨、彩虹糖、彩虹花、彩虹船、彩虹房等,也成为孩子们表演的情境,让幼儿的表现更有意境。

在今天的四个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文学的美、艺术的美,也感受到了四位老师的深厚功底。我想正是因为四位老师对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深入理解,让四个教学活动有为、有趣、有效,进而让教学活动更有质量地促进幼儿积极发展。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