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3年课改展示月”专栏

张春超(第一中学)—物理:《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调光灯》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7 20:03:02 浏览次数: 【字体:

简介:

张春超,中小学高级教师,徐州市物理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徐州市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多篇论文在中学物理等期刊发表。教育格言:实践即教育

点评:

立足课堂 聚焦物理课堂生成

崇实初级中学  秦彩萍

综合实践活动是苏科版教材的一个重要特色,它通过创新性的研究课题,使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每一节都围绕“设计一盏亮度能调节的电灯”的目标任务展开学习,逐步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欧姆定律的由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而《设计和制作模拟调光灯》是在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一次综合知识的应用要求。今天两位老师上的这节课内容,既是对本章内容的回顾总结,又是对本章知识的具体应用,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此同时,更是对学生的操作技能的提高训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需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张老师利用一台老式的调光台灯,让学生上台演示调光的过程,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利用两次追问得出“这个调光台灯是通过旋钮实现持续调节灯泡亮度的,即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实现的。

二、活动引领,聚焦课堂生成

张老师的课堂都能立足物理基于生活的导学思想,以活动开路,用问题引探,营造了探究学习的氛围。张老师利用三个活动:活动一台灯内部的构成猜想;活动二体悟台灯设计原理;活动三交流简易调光灯的制作;活动四生活中应用贯穿于整个课堂。特别在活动二体悟台灯设计原理中,张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和制作模拟调光灯,明确要求:自由选择实验器材,根据设计的电路进行小组实验,注意体验制作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疑惑收集下来,共同讨论解决。张老师在巡视并指导小组合作实验中发现问题,注意收集学生小组活动中出现的个性差异及时追问:为什么不选择铅笔芯或者1欧姆的电阻呢?应该接多大的保护电阻呢?及时与学生们分享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教学任务。

三、协作学习,注重“做中学”“用中学”

物理教学主要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探究能力,两位老师都充分挖掘资源,拓展实验器材,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了调光灯,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张老师收集了我们生活中的饭盒、洒水壶、一次性纸杯等随处可见可取的材料,在体悟台灯设计原理后,明确设计评价要求指标:①是否符合制作流程即先设计好电路再进行制作;②制作的台灯亮度是否连续变化;③是否安全;④是否美观牢固且实用。再次放手让小组合作完成简易调光灯的制作,制作完成后再交流环节,展示出不同形态的调光灯,让学生体验了收获成功的喜悦。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