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征(凤凰高级中学)——地理:《城市的辐射功能》
简介:
朱征,中共党员,张家港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张家港市优秀班主任,张家港市高三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入选江苏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获江苏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曾两次参加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阅卷,所撰论文获江苏省“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苏州市地学会优秀学术论文评比一等奖。受邀在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作学术汇报,参与中国大学MOOC《中学地理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案例》课程的录制。
点评:
知行合一,守正创新
乐余高级中学 唐强
一、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生活,体现应用性
1.设置多样情境,激发学习潜能
朱老师通过设置出行问卷调查、买房测评等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设计关键问题链条,逐层深入、层层拓展,让学生在充分的情境活动中学习、交流、分享、总结、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潜能不断得到激发。
2.乡土情感贯穿始终,提高学生认同感
朱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重构,舍弃部分教材案例,通过精选上海、苏州等乡土地理素材,大大拉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距离感,特别是最后为苏州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环节,彻底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原生动力,师生在乡土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二、课堂教学结构思路清晰,体现课改新样态
1.课堂结构设计精妙,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生成
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2.关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朱老师通过对基础知识进行了梳理,理清主干,构建了知识网络。并精选典型案例,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目标达成度高。
三、建议与思考
1.是否应该大胆放手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考虑设计更加多样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是否应该对部分问题做适当方法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新课标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察有了更高要求,体现在问题设置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有着明显的变化,教师可以在平时课堂当中通过不断引导来培养学生真实情境环境之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