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3年课改展示月”专栏

龚群超(乐余实验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5 14:49:48 浏览次数: 【字体:

98ea14cbf77e4232a735d6b18a3be5ed.jpg

简介:

龚群超,中小学二级教师,张家港市教坛新秀,多次开设市级、片级公开教学活动,并获得好评。自工作以来她充分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独立个性,尊重幼儿的独特兴趣,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儿童在情感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需要。

点评:

看见孩子的学习,诠释有质感的教育

杨舍中心幼儿园 王亚

对标本届“学在港城·致敬课堂”课改展示月的主题“聚焦课标转化,着力学习发生”,从我的视角,说说我的“三个看见”:

一、看见——相同主题下的异构精彩

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摸一摸”“碰一碰”,通过“小手”来接触和感知新鲜事物的特点,结合幼儿这一特点,教师通过“小手要保护”“小手会创造”“小手做游戏”等块面,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了解小手的用处,从而喜欢动手,乐于尝试,促进手的动作及小肌肉动作的精细发展,使小手更灵巧。

在制定游戏目标时,教师认识到并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实际兴趣,在班级前一个主题“幼儿园里的生活”实施过程中,教师关注到幼儿常常把“我自己来”“我会做”“我来帮忙”等话语挂在嘴边,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部分幼儿还能积极主动地帮助父母或者老师做一些劳动,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自我依靠、自我主张的愿望在幼儿自主开展的“小买卖”游戏中表现突出。于是教师通过和幼儿自由地聊一聊,结合主题“我的小手”,了解幼儿当前感兴趣、想做的事,共同商讨与主题相吻合的角色内容,依据游戏角色,幼儿通过实地参观、视频观看、故事倾听、互相交流等丰富角色认识和相关经验。教师成为一次偶发“小买卖”游戏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把一次“小买卖”变成一场“大集市”,“美食店”“游乐城”“休闲角”“演出台”……幼儿在游戏角色中体会到小小的手有大大的用处。

游戏初始,教师提供的大多以真实或仿真材料为主,幼儿沉浸于把玩游戏材料,与材料互动愿望强烈,使得游戏过程比较简单,角色互动意识不强,丰富角色经验迫切成为幼儿的需要。捕捉到这一问题后,教师围绕话题与幼儿进行交流,积累角色经验,寻找游戏的突破。“你想开什么美食店?”“到资源柜里找一找什么材料可以做烧烤的食材?”在一次开放的“觅宝之旅”中,幼儿大胆、自主地搜索着,和教师、和同伴分享着自己的“进货单”,游戏也进入了“正轨”。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以物代物”“以动作代物”的表征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在每一次游戏后,幼儿都兴奋地分享着游戏过程,每一次游戏都有新发现,每一次新发现都有新收获。

二、看见——儿童生活味的多元探究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参加和体验成人活动的需要、练习和发展实物操作、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角色游戏能满足幼儿的这些需要,给幼儿带来满足和快乐。让幼儿在体验不同的角色中,增加生活经验,提升社交能力。

幼儿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准备、自由参与、自主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感受到“自己做”的成功感。比如在手作美食荟,幼儿灵活运用撕、搓、串、卷等操作经验,开张了必胜客、奶茶店、烧烤店和卷饼摊,感知小手的灵活,制作各色美食,烧烤店里的对话忙不停:“老板,我不要辣椒”“等一等,我刷番茄酱,味道更好”,更是有奶茶店的老板在生意冷清的情况下,主动招揽顾客,想出了“买一送一”的促销手段来吸引顾客,这样的生活经验和大胆表达是角色游戏独有的魅力。

又比如在手艺休闲角,一位小老板坐镇美甲部和足疗部,她手艺精湛、主动热情,生意越来越红火,慕名而来的客人也越来越多,显然老板应付不过来了,她会怎么办?——自信大方地开始“招贤纳士”:“谁来(帮忙)做一下(美甲)”?游戏结束后,教师在游戏讲评中抛出这个问题:顾客太多的时候怎么办?①顾客排好队,一个一个来;②再请一个人来帮忙;③关掉一个店;④叫号……一问激起百声答,事实证明,幼儿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会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游戏中的问题,生活经验一旦被调动,幼儿的思维也一下子被激活了。小班年龄的孩子能将生活经验和角色完美结合,在游戏主场里游刃有余,令人称叹:孩真是天生的游戏高手。

二、看见——有效互动中的思维深度

教师通过语言引导、环境暗示、材料投放等方式,多方面支持幼儿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社会交往。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指导以肯定、鼓励为主,坚持正面引导,通过密切关注幼儿的言语和非言语信号,进行情感支持和有效回应。一是在角色游戏的分享、反思环节,教师捕捉幼儿游戏中的亮点,对于幼儿的游戏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和主动性。如:光影演出台的小演员自发、创造性地用小手演绎小动物,教师观察到这一时刻,在讲评时引导、鼓励这位小演员在集体面前演一演、猜一猜,引得一片“哇”和掌声。二是尊重幼儿的游戏需要,在观察中根据幼儿年龄水平和已有经验适时提供支架,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如:休闲角中提供标识进行暗示,引导老板按照手法、流程进行服务;教师倾听幼儿的声音,在顾客提出“珍珠太大”时,教师及时将问题抛出,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解决,并在美食店提供手的动作技能展示牌,让老板和顾客互评,顾客评老板制作的美食是否达标,老板评顾客是否文明等。

在游戏兴趣的支持下,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师幼间的默契和情谊更深。教师作为问题的发现者,注意与幼儿发现的问题是否处于同一层次,明确是在当前游戏本身存在的问题,将这样的游戏问题拿出来与幼儿共同商讨解决。同时,教师不仅仅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儿童游戏的参与者与欣赏者,与幼儿共同感受更加丰富的游戏体验与游戏意义,更审视自身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保障儿童游戏的主导权,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实现角色游戏的核心价值。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看见了孩子们的学习在真实地发生;看见了孩子们向着目标有意思地在探究;看见了孩子的学习创造了目标之外的惊喜;看见了孩子们阳光下个个绽放的精彩,我们的孩子与老师共同实践着“学在港城、致敬课堂”的课改精神,诠释有质感的教育!

教案下载

终审:投稿审核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