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3年课改展示月”专栏

陈梦笛(张家港开放大学)— 语文:《空山鸟语》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3 12:04:23 浏览次数: 【字体:

10ee3b81fc014f949eaef84e5741cf54.jpg

简介:

陈梦笛,女,中文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自2021年从教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2022年获得张家港市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23年获得苏州市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点评:

听,空山鸟语!

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王慧星

听一堂好课,如听一首好曲,于境高远处叹意犹未尽。很荣幸参与这次课改交流活动,并有机会和大家展开交流。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备课足精

《空山鸟语》是一篇短小深邃的散文。从课堂呈现可以看出,两位老师的备课十分充分、十分精准。两位老师深入文本,对文本内容的挖掘非常充分。字、词、句的解读,段落的分析,主体事物的分析,描写性句子与议论性句子的关系,还有比较细碎的交代时间的词语或句子,主旨句,都细细研磨到位。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又能走出文本,立足现实,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拓展延伸。文本虽然短小,但充分的备课让学习内容充实。精准,是说两位老师都非常明确地抓住了散文中“鹧鸪鸟是诗人的化身”一句,联系作者情况,知人论世,破解文本的主题。充分、精准的备课,是引导学生达成文本学习目标的重要前提。

二、设计到位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是学生中平等的首席”这一教学理念。陈老师从最近刚结束的学生作文大赛入手,给学生创设“生活——情感——习作”的认知情境,结合日常生活中鸟鸣的联想,引入文本学习,听鸟声,析鸟鸣,悟鸟语,层层深入,一步一步走近作者,领悟主旨。最后跳出文本,回到学生生活,让学生再次倾听校园鸟语,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教学设计是一个圆形结构,教学过程是剥洋葱式的层层深入。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大开大合,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文本梳理,通过小组讨论完成重难点突破,最后又以小组辩论的方式升华文本,体现思政课堂的特点,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上活动非常充分。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三、环节流畅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呈现出充分预习、重点研读、拓展升华的三大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就放手交给学生去完成,比如字词积累、文本初读等,教师只需在课前进行相应的预习检测就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课堂就紧紧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来展开。陈老师用非常诗意的语言,拟定了三个环节:如空山,听鸟声;驻空山,析鸟鸣;出空山,悟鸟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解作者借鸟语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鹧鸪”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思乡之情为何至此才出现?适时补充介绍鹧鸪在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特点,作者的相关情况,从而让学生彻底理解文章的意旨所在。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非常尽兴尽情。最后,引导学生完成习作,落实文本学习的目标。一堂课环环相扣,一步一个阶梯,引领学生不断在进阶中摘得学习成果。而张老师以小组分工的形式,抓住文中表露作者情感的句子,进行赏析讨论,从而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最后,通过辩论提升学生的思维,既落实了课堂思政教育,也培养了学生延伸思考表达的能力。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学生活动设计合理。

四、处处精彩

两位老师的课件设计各有特色,但都大方简洁,图片和音乐的出示恰到好处,没有多余繁琐的缀饰,很为课堂增彩。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富有亲和力,基本功扎实,个人素质较高,也为课堂添色。

总之,今天的两节语文课,两位老师,都能立足于学生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中亮点纷呈,精彩不断,值得我们细细回味和借鉴。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一些细节的处理,还需要老师再进行完善,比如散文的诵读,板书的书写等等。在优秀中借鉴,在不足中修正,或者这也是我们听评课的意义所在,与诸位共勉。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终审:投稿审核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