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4课改展示月”专栏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专题>课改展示2024>名师课堂>普高>详细内容

钱静(塘桥高级中学)——化学:《NaClO性质与用途的再探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9 19:58:38 浏览次数: 【字体:

df6def9951d844a298c1b1fcece62905.jpg

简介:

钱静,任教化学学科,塘桥高级中学级教师,2014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教学能手,2018年被评为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曾先后获得局级先进一次,考核优秀次,校级先进和镇级先进若干次,多次在苏州市专业素养竞赛中获奖2020获张家港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教学主张:快乐学习,智慧生长。

点评:

学科理解: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

塘桥高级中学   杨晓东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要求老师师增进学科理解,提升教学能力的。化学学科理解是指教师对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一种本原性、结构化的认识,它不仅仅只是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包括对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理解。有透彻的学科理解,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今天赵春宇老师的《盐类的水解》、钱静老师的《NaClO的性质与用途的再探究》两节课充分体现了两位教师对化学学科的深刻理解。

一、学科价值层面: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学习化学的意义是什么?赵春宇以土壤酸化和改良为情景、钱静老师以84消毒液的应用为情景,通过“一境到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深刻感受“土壤酸化的原因、改良的方法土壤pH调节的方法与价值”、84消毒液在环境消毒、污水处理、物质制备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化学学科在改善环境、创造物质、创造美好生活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学科知识层面:化学知识不是简单知识点、考点的拼凑,知识有结构、有内在关联教学中要找到知识点根本,围绕知识本质进行教学。盐类水解是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什么样的盐可以水解?水解后溶液酸碱性怎样?水解程度的强弱如何?都是这个基本概念的拓展延伸出来的知识点,赵老师能紧扣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应用。次氯酸钠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而性质决了其应用及条件控制。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受热易分解、次氯酸起作用的本质是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所以次氯酸在使用时要注意调节溶液的pH、控制温度、控制用量,以适应不同应用情境。同时两位老师能通过深度学习,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体系。氯化铵能水解,水解程度是微弱的,方程式书写中要用可逆符号。赵老师利用水解平衡常数、通过计算水解百分率(1mol/LNH4Cl水解百分率仅为0.01%),通过氯酸钠和次氯酸氧化性的比较、次氯酸钠发挥作用的本质、次氯酸强氧化性的本质等角度使学生充分理解次氯酸钠制备过程中要进行条件控制减少氯酸次钠生成的原因,也对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性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学科思维层面:一是注重实验教学创新。化学是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两位教师通过实验探究,突破教学难点、理解知识的本质。赵老师利用塑料滴管和点滴板进溶液pH的测定,塑料滴管既可是滴管,又可以储存少量液体,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避免在pH测定中使用玻璃棒反擦拭的麻烦和擦拭不干净造成的误差;钱老师利用84消毒液在不同pH环境下使红纸褪色时间的长短证明次氯酸钠起氧化作用的本质是利用HClO的强氧化性,实验虽然简单,但现象明显,印象深刻,帮助学生理解本质。二是注重基于证据推理的教学。化学概念的形成、知识的获取不是给予而是通过基于证据的推理形成。在盐类水解概念的形成中赵老师利用了演绎推理的方法推导NH4Cl呈酸性的原因,通过NH4Cl、NaCl、CH3COONa、Na2CO3等盐类呈现不同的酸碱性的原因利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总结盐类水解的概念。次氯酸在含氮废水的处理和水合肼的制备中的条件控制问题则是利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同时两堂课体现了化学平衡、转化、实验等化学思想观念。

总之,这两节课是基于学科理解的高质量的课堂,值得化学同仁学习和借鉴。



终审:张家港教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