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金港中心幼儿园)—小班数学:《好玩的点点》
简介:
徐萍,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金港中心幼儿园教务主任。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保税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班主任,多次获得年度考核优秀。从教25年来,秉持着“着眼整体发展、着力探究实践、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扎根乡村教育一线。多次参与市教学研究室组织的“送教下乡”以及市人才服务中心组织的“送培到园”等活动,并辐射至重庆石柱等地,执教的教学活动获一致好评。学生满意度100%。参与江苏省第十三期教研重点自筹课题、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并结题,参与第十四期江苏省第十四期教研重点自筹课题的研究。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0余篇,获奖40余篇。
点评:
共研共生 行之有向
张家港市南苑幼儿园 朱卫华
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又来到金港中心幼儿园,又来到多功能室这个活动现场,和大家一起聆听了2个数学活动和2个体育活动。
教而有思,言而有行。研讨,是一场面对面的对话,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借助每一次的回应与碰撞,看见儿童、照见自己,构建“清晰”与“深刻”的教育主张。今天的两个数学活动分别是大班《有趣的小棒》和小班《好玩的点点》两个活动都以生活化的情境展开,选择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两位老师的活动都以生活中的场景和时间为落脚点,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融入到有趣的情境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其中小班数学活动在整个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注重二点:
第一是游戏情境的趣味性和吸引性。活动一开始为了能快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参与活动,教师采用生活化情景带着点点去做客导入,并通过课件中点点出场时声音与动画相结合的动态演示,一下子成功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活动的兴趣。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让孩子做客的过程中熟悉自己是什么颜色的点点,但是在课件里做了颜色分类的铺垫,把动物的颜色做成了和点点同样的3种颜色,我们发现在活动中中能力强的幼儿通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个知识点。以及接下来的两个环节,按大小分类和尝试二维特征分类,也是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从观察到比较、从操作到讲述逐步感知点点的颜色、大小不同,从而尝试进行二维分类。
第二点是游戏任务的互动性与挑战性。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游戏任务主要承担了体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在本次活动的游戏情境中,教师不仅注意上下环节任务的递进,更注意幼儿获得新旧知识的衔接。比如按颜色分类时引导幼儿发现颜色相同,大小是不同的,自然过渡到大小分类时,大小相同了,颜色是不同的,新旧知识的叠加,形成新的经验,从而为本次活动的难点看标记进行二维分类做好铺垫。此外,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还注意整合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加强游戏任务的互动性。比如跟操作材料的互动。根据小班孩子现阶段断字、断句的情况普遍,时刻关注和引导他们一边操作一边讲述“我是xx点点,去XX家做客”“我是XX点点,去找XX标记”“我是XX点点,和XX跳圆圈舞。”在宽松的氛围下潜移默化地让能力强的孩子在语言引导的刺激下模仿说。能力弱的孩子也能在语言的提示下正确的进行操作。再比如人机互动,巧妙地把礼仪教育和数学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有利于养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还有如幼儿之间的交往学习,引导幼儿相互关注同伴的分类情况,创设幼幼互动的机会,让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引领,让幼儿之间有样可学,让每个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都有深切体验。
课改是一场诗意的精进,伴随着充实坚定的步伐。在这场共赴成长的相遇中,老师们用心解读各领域的关键经验,以研启思,以研促教,共享教育智慧,助力儿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