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娟(德积幼儿园)—大班语言:《谁偷吃了我的柿子》
简介:
张晓娟,1998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张家港市德积幼儿园园长,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家港市督导工作先进个人、张家港市局级先进等荣誉。擅长音乐、语言活动,教学风格幽默风趣。多次在市级以上公开教学获好评,有二十多篇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个人教育格言:以慈母般的爱心,博得孩子的真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家长的放心;以艺术家的匠心,激发孩子的创新。
点评:
巧妙设计、积极引导,激发幼儿主动表达
梁丰幼儿园 金渊媛
(一)让幼儿想说——幼儿的兴趣欲望是动力
有趣的事物引发孩子“想说”的兴趣。幼儿园的一棵20年的柿子树,每年秋天,幼儿与柿子树都会发生很多有趣温暖的故事,可见幼儿对于柿子树非常了解和感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孩子“想说”的欲望。活动中教师热情洋溢的教态和抑扬顿挫的语言;加上这本绘本独特的水墨画面,叠加真实的布料、毛线、剪纸等,将传统技法和现代艺术相融合,时刻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尊重的态度催生幼儿“想说”的动力。活动中,教师关注到每位孩子,并根据孩子不同能力水平,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让幼儿喜欢说——教师的积极回应是秘诀
师幼互动的“积极回应”,成就“喜欢说”的结果。绘本画面中藏着的很多小细节,活动中教师的应答和追问,引导孩子不断去观察、寻找线索,并验证自己的猜测,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让幼儿会说——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关键
良好的倾听习惯助力“会说”。绘本画面的有趣、师幼互动的积极都使得幼儿有着较高的专注力,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较良好的倾听习惯,始终跟着教师的问题在积极思考与回应,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大胆完整的讲述自己的猜测与解决策略。同伴的交流互动助力“会说”。活动巧妙设计,有同伴语言交流、有小组绘画思考,都充分体现了大班合作的特点,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动脑,并整合生活经验,呈现出同伴、小组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个活动围绕绘本中柿子树的由多变少,主人公的对策和心情变化等展开,线索明确、图示简单,在深度阅读中锻炼了幼儿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享受绘本阅读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