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4课改展示月”专栏

耿李英(金香幼儿园)——数学:《有趣的小棒》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24 13:50:03 浏览次数: 【字体:

56a29907d20a43a6a05d56983f2cbfb7.jpg

简介:

      耿李英,金香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中共党员,幼儿园高级教师,西南大学教育硕士,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从教31年来,主持、参与完成多项省教研课题、苏州市规划课题。作为第二主持人参加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以生态体验为中心的幼儿德性养成的实践研究》,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评奖中获特等奖。曾担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幼儿环境教育教师.家长读本》一书的编者。在《早期教育》、《环境教育》、《福建教育》、《贵州教育》、《教育导刊》、《幼教博览》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多次获得市级评优课或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


点评:  

共研共生 行之有向

张家港市南苑幼儿园 朱卫华

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又来到金港中心幼儿园,又来到多功能室这个活动现场,和大家一起聆听了2个数学活动和2个体育活动。

教而有思,言而有行。研讨,是一场面对面的对话,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借助每一次的回应与碰撞,看见儿童、照见自己,构建“清晰”与“深刻”的教育主张。今天的两个数学活动分别是大班《有趣的小棒》和小班《好玩的点点》两个活动都以生活化的情境展开,选择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两位老师的活动都以生活中的场景和时间为落脚点,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融入到有趣的情境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我就今天的几个活动说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数学活动的内容应该是适宜的。

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发展水平,根据《指南》的目标及幼儿的图形的核心经验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组织适宜的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在试教时,耿园长设计的操作是让孩子用小棒拼搭出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通过比较验证得出,公共边越多用的棒数量最少,从拼二个三角形用6根小棒到用5根小棒拼出2个三角形,再到7根小棒拼出3个三角形,层层深入,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公共边,了解公共边与小棒数量的关系。

第二:数学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好玩的。

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初步的抽象概括性。幼儿对图形的感知能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在游戏中、在与环境同伴教师的互动中,通过大量操作活动获得的。整个活动中,孩子就在拼图的操作中,积累经验。我们需要放手让孩子探索和尝试,而且对幼儿的探索活动保持耐心,允许他们反复尝试,出现错误时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在尝试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探索方向和探索策略,获得积极的探索结果。我觉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知道即使自己没有获得理想的探索答案,但自己亲历了探索过程,从中进行了思考、交流和讨论,体验到快乐,这样的探索就是有意义的。

第三:数学活动的内容应该是生活的。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充满数学元素,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这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世界,幼儿是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的。图形、公共边等数学概念,就是孩子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的。活动延伸中,耿园长出示雨伞,旨在让孩子学以致用,去探索更多公共边在生活中的运用。因为,幼儿园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即用数学的方式看待和解决问题。一日生活中遍布数学事件,数学学习契机随处可遇。我们的教育是生活的,生长的,一节集体活动的结束,不代表孩子学习活动的终止。我们应该让孩子的数学思维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


终审:张家港教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