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4课改展示月”专栏

张楠楠(凤凰高中)——化学:《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溴、碘的提取》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30 20:56:38 浏览次数: 【字体:

90be1187829348f4832b457d6b881a2f.gif

简介:

张楠楠,任教化学学科,工作四年至今,勤恳好学,脚踏实地,工作积极进取,积极钻研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个人教育格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点评:

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课堂教学

塘桥高级中学  张亚男

本节课以真实的化工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整合了基础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卤族元素化合物性质等化学知识,作为“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理论依据,从工业流程图总结提炼出从物质中提取某元素的一般思路突出体现了化学学科对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让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制定理智、科学的决策。

张楠楠老师课题引入干净利落目标明确从三个角度:碘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海水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含碘物质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交代了选取干海带为原料的原因。从含碘元素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了解制碘工业的重要性。

“从海带中提取碘”是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物质,对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张楠楠老师将难点切割,逐步突破。以此为载体设计项目式学习,围绕“问题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逐步展开。通过如何选择氧化剂、如何将碘单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如何将碘单质从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等阶梯形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设计方案进行项目活动探究。最后,运用在制碘工业中总结出来的工业制备方案来设计理解制溴方案,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诊断自己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促进自我学习方式的改进和优化。

张老师的课堂师生交流顺畅,多维度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实验设计环节,设置表格,让学生建立“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解释”这些角度来思考、分析、回答问题。工业流程书写形式,用已做实验的规范表达来引导学生模仿设计书写对学生基础知识、实验设计技能、工业生产方案选择能力均有提升的课堂。


终审:张家港教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