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鹰(乘航小学)—心理健康:《青春起跑线》
简介:
张鹰,任教心理健康学科,2007年参加工作。她一直坚持用心教育,做一个有灵性、有温度、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心理健康教师。
点评:
“青春期”的力量与美好
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徐娟
11月29日上午,在“学在港城·致敬课堂”第二十六届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活动中,乘航小学张鹰老师执教了中青年教师心理展示课,六年级的《青春起跑线》。课堂设计富有新意、课堂教学学生为本、注重心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课堂设计富有新意
课程伊始,张老师以亲切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开启话题,如通过展示学校2个卡通形象,文文和武武,一下子拉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本课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还联系了五年级心理教材《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引导孩子说说六年级有什么青春期的变化?孩子们自然地引出青春期身体变化,长高、长胖、长体毛、月经……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变化,不要害羞,不要惊恐,让我们调整好身心,快乐地迎接青春期的到来。关于性别意识与自我保护内容的传授,教师通过播放适宜的视频短片,结合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男女同学交往的合理界限以及面对潜在危险时的应对策略,切实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这样的课堂设计,立足当下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挖掘前后教材之间的联系,既自然又有新意。
二、课堂教学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教师适时作一定的自我暴露,讲述自己青春期的困惑,使学生听起来感觉亲切,师生关系更亲近,带动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我。
本课,还有个非常好的点,通过青春期人际关系困扰小调查,是用3I理论来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的人际交往困扰。I have(我有……),I am(我是……)I can(我能……),并且通过选一选自己身边的外部支持,写一写令人欣赏的“TA”等六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身经历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参与,这不仅让他们意识到这些心理变化是正常的成长现象,更在交流中掌握了初步的人际交往技巧。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堂中,让学生选一选处于埃里克森八阶段的哪个阶段,3I理论等这些心理专业知识的渗透,心理让学生习得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张鹰老师执教这节《青春起跑线》心理课出色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为六年级学生开启青春大门提供了一把宝贵的知识与心理钥匙,帮助他们以更自信、更从容的姿态迎接青春的挑战与机遇。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学生课堂生成个子高的弊端容易“撞墙”,教师捕捉教育契机从积极视角进行引导,个子高的好处,可以帮助老师擦黑板,可以拿到高处的东西等,四两拨千斤的几句,相信一定能对这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且深远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