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蓝(张家港开放大学)——英语:《Dealing with Emergencies》
简介:
于蓝,高级讲师,张家港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张家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家港市最美职教人。曾获“江苏省微课教学大赛二等奖”、“苏州市教学大赛二等奖”、“张家港市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在教学工作中,她求真务实、勤耕不辍,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持续开拓教学新思路,注重教学经验积累并践行课堂。
点评:
教以用心 研以进步
---观摩“Dealing with Emergencies”团体课堂展示评课稿
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钱海花
今天,我们相聚在张家港市开放大学,举行了全市第二十六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英语教学团队展示活动,有幸聆听了由刘琼、邹霞、于蓝三位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进行了课题是“Dealing with Emergencies”整单元展示,三节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课程内容设计得既全面又实用,充分展现了教师在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又能对于提升学生应急处理能力的有着深刻认识与高度重视。以下是对本次展示的几个亮点及可提升之处的点评:
1. 教学设计:三节课都是结构非常清晰,教学设计很完整,对于教材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整合,充分挖掘文本内容,并科学进入课外知识。第一节刘琼老师的listening & speaking ,注重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小组合作是一大亮点,形式活跃,全员参与,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真正达到了小组合作的效果。第二节邹霞老师的reading & writing, 完全符合阅读课的要求,按照fast-reading---careful-reading---post-reading---discussion 这条主线进行展开,教师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本节课中“创建应急报告”和最后的思政融入是亮点,这样的设计精心巧妙,使整节课的课堂效果得到了提升。最后一节是于蓝老师的Problem solving,这节课对于教师而言难度比较高,基本都要课外延伸与拓展,充分感受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难度,教学流程也是很顺畅,以“校园霸凌”为紧急事件的案例,教会学生遇到这类事件如何处理,在教学活动中于老师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效果好。
2. 课堂表现: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他们不仅认真听讲,还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并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模拟紧急情况的环节中,学生们能够迅速进入角色,用英语进行流畅的交流,展现出了他们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是本次展示的一大亮点。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教师还及时给予学生们反馈和指导,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4. 思政元素:教师在课程中巧妙地嵌入了思政元素,通过讨论紧急情况下的责任担当、团队协作等话题,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种将语言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还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5. 可行性建议:
(1)听说课:时间分配应合理,最后的学生的presentation环节,只呈现了一组。此外,教师还少了必要的板书;
(2)阅读课:适当增加阅读时间,邹老师在进行careful-reading时,没有让学生读起来,只忙于处理老师所涉及的练习,其实对于阅读课还是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读,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在读中获取信息,增加语感,提升能力;
(3)拓展延伸课:教师指令表达应清楚,在上课过程中,由于老师指令表达不清,在某些环节浪费了点时间,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效果;
虽然三节课都有些小欠缺,但是总体而言,本次“Dealing with Emergencies”英语课团体教学展示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教师在教学基本功、学生课堂表现、师生互动以及思政元素嵌入等方面都做得很好。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具备英语沟通能力和良好思政素养的优秀人才。而作为英语老师的我们也要用心去教,并能善于研究,勤于思考,在教好学生的同时,也能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