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张家港市舞蹈学校)—语文:《荷花淀》
陈静(张家港市舞蹈学校)—语文:《荷花淀》
简介:
陈静,任教语文学科。扎根舞校二十年,一直奋斗在高考第一线,争做“东风第一枝”。教学风格严慈相济,循循善诱,致力诗意的语文,追求有温度的课堂。在学校“生本课堂”创新研究中努力实践,扎实工作。与学生一路欢喜一路歌,亦师亦生路悠长。
点评:
落实“生本”, 妙语“荷花”
张家港市教发中心 孙蔷华
刚刚我们一起观摩了舞蹈学校语文学科《荷花淀》的展示课,这堂课不仅展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应该说是一堂思路清晰、效果显著、值得借鉴的语文课,而且充分体现了舞蹈学校学生独有的特点: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敢说敢表达。
一、教学设计精妙,环环相扣
教师如同一位智慧的领航者,以高考为航标,精准把握航向,带领学生穿梭在浩瀚的语文海洋中。陈老师从视频导入新课到解读文本、归纳高考题型,再进行升格训练,再到最后的总结提升,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十分巧妙自然。通过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渐入佳境。尤其是视频的导入,是陈老师去年雪天在校园内拍摄的视频,更有亲和力,容易让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感觉陈老师也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捕捉生活美的老师。
二、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舞蹈学校近两年推行的“生本课堂”理念,在这节观摩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陈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视频成功地帮助学生进入了诗情画意的情境之中,再顺理成章提出“小说作品中的诗性表达”这一学习内容。虽然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够熟悉,但是教师都能做到鼓励他们,从而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陈老师从讨论、板演(这一环节非常好)、汇报,把问题让学生进行整理归纳,而不是一张PPT直接呈现,教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提问、讨论、分角色朗读等,使得课堂参与度较高,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以生为本。在归纳答题角度时,陈老师的语言干练利索,很符合高考紧张的复习节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课堂有效,扎实落地
陈老师的课是非常典型的普高方向的课,重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点和我们中职不太相同,但是例如答题的方向指引和归纳,还有规范性答题的反复操练,让学生互评、升格等方式我们还是可以借鉴一二。这节课非常扎实有效,训练目标清晰,一节课下来,同学们解题能力会有提高。成功地帮助学生把握了解题的六个方向,通过教师示范、历年高考题举例等形式给学生抓手,架梯子,而教师精选的历年真题训练,更是为学生们搭建了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解题能力,更在实战中锻炼了心态,增强了面对高考的信心与勇气。如果能在分析环节再进一步细化“写了什么+什么方法+表达作用”可能学生会更有抓手,效果将更加显著。
整堂课下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流畅自然,教学目标得以达成。落实“生本”, 妙语“荷花”,我们也看到了舞蹈学校的积极探索,在这一条路上,相信会走得更加扎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