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黎(塘市初级中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复习》
简介:
陈丽黎,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张家港市教学能手。从教14年来,潜心教改教研,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曾获张家港市数学教师评优课一等奖,张家港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三等奖,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
点评:
构建课堂支架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 赵星慧
今天有幸聆听了王伟老师、陈丽黎老师的两节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复习课,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一、设计整体建构的教学框架
基于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强调数学知识的联系性,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数学思想的一致性。方程是用数与代数式表达现实问题中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所以方程与字母、代数式之间关系密切。今天两位老师都是从字母→代数式→方程的这样一个情景引入过程,将学生前期的学习内容融为一体。并且在教学中引申出函数思想、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等,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作铺垫、埋下伏笔,让学生对知识体系有更为全面、立体的了解。
二、建立学生发展的学习支架
学生的能力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落实和提升,教师在课堂上搭建好学习支架、建设好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完成教学活动,助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两位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加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步骤练习和巩固。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编方程、设计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充分运用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解答,通过展评、点评、互评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堂上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讲解,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你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还你一个精彩。
方程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经历分析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两位老师都设计了根据给定的方程编应用题的环节,立足学生的“已知”“已会”,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方程的建模思想。
三、落实学生素养的教学细节
教师在课堂上不止是传递知识,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身教”来体现榜样和示范作用,让自己预设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如两位老师整齐、端正的板书给学生提供解题的模板;强调解题的步骤及推理依据是出于数学的严谨性;要求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完整性。王伟老师声音洪亮,语言干脆利落,随时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用语气、声音、动作、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陈丽黎老师细腻温和,课堂上注重细节,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让学生如沐春风。
四、几点建议
任何完美的课堂都有那么一点小瑕疵,也正是如此,才让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成长。有几点建议:
1.王伟老师的概念呈现过快,学生没有看清楚;对于求关于x的方程-x+m=2x+1的解时,可以先整理再代入更好。
2.陈丽黎老师在总结方程的建模思想时,让学生编好应用题后归纳总结时提出更恰当。
今天两位老师就同一个课题在选题上有部分相似或一致,但呈现的方式各有不同。就算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上,学生的反馈也是不一样的,也许这就是课堂的魅力。
总之,两位老师今天课非常成功,整节课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引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团队合作,自由表达,很好的诠释了今年活动的主题——聚焦核心素养,指向学生发展。而且三中的学生表现非常优秀,能说、会道、善思。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