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陆文婷(东渡实验学校)-物理:《直线运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19 15:21:34 浏览次数: 【字体:

2aa075f73ee1479ebdd4dbdca297a2bc.jpg

简介:

陆文婷,来自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中小学二级教师。2020年参加工作,毕业三年来一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认真负责,思想进步,乐于助人,工作热情高,深受学生喜爱。曾获得江苏省物理教学微视频比赛三等奖,苏州市微课大赛三等奖,张家港市初中物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等。

点评:

聚焦核心素养  变革课堂教学

-----评陆文婷老师《直线运动》课

一、以课程性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变革课堂教学

陆老师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提前了解开课班级学情,预设本课适合该班学生的学习目标。陆老师在设置学习目标时,能关注对现象的解释、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迁移以及对事物的评价等高级认知技能。课堂中利用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了开放、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利用课堂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利用学生测量的数据生成了匀速直线运动概念建立这一新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气泡运动规律分析实验数据、画出气泡运动的s-t,v-t图像,判断物体是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归纳方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技能。

陆老师教材处理合理,能够凸显物理学科的特点、学科思想,逻辑关系清晰。课堂容量合适,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陆老师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激励性评价的宗旨。课堂观察中,学生参与课堂提问有10人次,其中人回答三次问题,人回答两次问题,回答的内容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比如从速度的数据分析气泡在做什么运动;思考如果不计算速度,是否还能看出气泡在做什么运动等等。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给予正向评价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二、以教法学法呈现物理课堂样态聚焦核心素养

把学生盘活、教材敎活、课堂搞活,需要针对学生的学情,采用灵活合适的教学方法。本课由三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构成,围绕学生掌握匀速直线运动规律这一教学目标展开,其中活动一“设计活动方案”用时6分钟;活动探究气泡运动规律”用时10分钟活动分析数据”用时分钟,画出“s-t”图像并分析用时5分钟,结合匀速直线运动特点画出“v-t”图像用时2分钟,各个小组积极参与活动进行合作探究。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在评价的辅助下不断趋于全面而热烈。       

陆老师非常注重教学细节的处理,提前印制了任务单,每个小组成员做什么,任务明确。课堂有序、分工明确,课堂流畅,准备充分,课堂衔接连贯、讨论到位。小组合作时,组长的引领、组织、管理、检查、帮扶、反馈能力强。陆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尤其在学生学法的指导上,采用了自学,互学,群学,展学,补充,点评等方式,教学效果好。

陆老师以“聚焦核心素养 指向学生发展为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学生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讲解契合主题,清晰简洁,语速适中,节奏起伏。课堂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氛围。板书设计工整,为学生梳理出课堂重点。媒体使用恰当有效,辅助课堂教学。采用提问、学生展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小组实验探究学习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参与的深度深、广度大,较好的贯彻了“讲练结合、协同学习、技术融合”相关要求,张家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关键能力,陆老师的课堂教学样态体现了教师对课堂较好的把握,对课堂教学较有实效的把控,使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课堂文化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陆老师的课堂话语措辞富有感染力,语言亲切自然板书规范,师生互动频繁,在学生活动过程,生生之间关系团结协作,较好的体现物理学科的人文精神。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具有正能量影响,契合时代主题,弘扬正确的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每一个细节阐述物理学科是价值魅力和对人类发展的社会意义。

教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陆老师在自己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并将自己的设想在课堂中实施,是一堂难得的好课。1.引入课题时,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陆老师从家校上下班路线引入,贴近生活,路线清晰明了,引出运动的种类。2.讨论直线运动时,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确定实验的设计。3.探究气泡运动规律时,具有体验性和创新性,陆老师注重学生制作器材的过程。4.剖析匀速直线运动时,具有探究性和合作性,通过展示图像的画法并结合学生的展评,进一步分析直线运动的特点。5.课堂内容前后联系,具有应用性和发散性,联系上节课所学的纸锥下落,利用照片较好的归纳出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最后,我的建议,适当调控一下课堂节奏,进一步扩大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提高后排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物理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我们每一位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教师深思的问题。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养成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地生根。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