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窦佩娟(常青藤实验学校)-生物:《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28 14:47:45 浏览次数: 【字体:

e35d******29442adb5303d45b3a7377c.jpg

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小学一级教师,2022年被评选为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曾荣获2022年常青藤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常青藤校园青藤良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多次荣获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张家港市评优课、基本功一等奖等。

点评: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点评

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李冬辉

本节课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8章第1节的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隶属于第1个学习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第1个大概念“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面的第1个重要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本课的侧重点在于临时装片的制作以及观察,着重点是放在学生实验上,因此丰富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临时装片,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等是本节课需要重点突破的几大部分。

窦老师的课堂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基本功扎实

窦老师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都有很强的课堂把控能力,语言规范且富有感染力,能及时给予学生具体、有激励的课堂评价,教学条理清晰,从制作临时装片到使用显微镜观察,再到分析细胞的基本结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同时坚定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通过审问、分析与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展示中学习,在学习中展示。

2、实验教学有效真实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学生的基本学习方法,是学生体悟科学本质,发展科学素养并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窦老师的实验设计真实有效,让学生去寻找多种植物细胞的共同特点,进而得到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特点。尤其是她将教学内容专一到植物体细胞的结构这一板块,将知识讲解更细致、更到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提供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优良的实验素养和动手能力。

3、重视概念的主动建构

课堂上,窦老师提供了番茄、菠菜、柿子汁和洋葱等丰富的植物材料,通过大量事实呈现,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这一概念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撑。另外还组织引导学生围绕细胞的共同属性和基本特征,开展概括活动,建立并正确表述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概念,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为后续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做好准备。

4、选择合理的情境,激发学习意愿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根据学习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设置问题情境、活动等多种栏目,满足学生完整学习活动需求。

窦老师从学生身边形形**的植物出发,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时抛出疑问,不同植物的细胞到时是怎样的呢?通过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与问题的设置,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的思维方式,更促进了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的迁移,以此达到课堂知识运用于生活的目的。

5、融入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了课堂教学

在2022年版新课标的教学建议的第5条里提出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窦老师都能够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希沃平台,将学生观察到的细胞照片及时投屏到显示屏上,不仅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还能够有效节省时间,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我们的课堂增光添彩,锦上添花。

6、生命观念素养高位呈现

通过大量事实材料的观察分析与讨论,注重实证,帮助学生理解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机构,凸显了结构与功能观和生命世界的统一性,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构生命观念。

总的来说,窦老师在课堂上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巧妙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其他植物材料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将本课内容上的高效而灵动。又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生长力的经验空间。

可能还有一些些提升的地方:

1、要进一步注重学科育人,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不仅仅是培育知识,还有情感、德育、美育等等,发挥我们生物学科应该有的育人价值。

2、社会责任这一层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彰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

在教学末尾给本课进行归纳总结以后,又抛出疑问“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也是细胞吗?既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很顺畅地给下节内容做好了铺垫。但如果能有将本课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下的真实问题或者解释相关现象的环节的话,就更能体现本课的学习价值,以及学生发展了核心素养以后的现实意义。

以上是我对两位老师的点评,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案下载1

教案下载2

课件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