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陈敏(张家港市第三中学)-物理:《速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30 17:31:31 浏览次数: 【字体:

c4bae04b66c64d889a53b86b8e308ee0.jpg

简介:

陈敏,中共党员,教育管理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张家港市第三中学物理组教研组长。从教第十八年,一直努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始终让自己活到老,学到老。2019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二等奖,2020苏州市中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三等奖,2019、2021年度张家港市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作为一名教育教学的工作者,一直在学习提升的路上。

点评:

对陈敏《速度》一课的点评

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承建英

今天听了三中陈敏的速度这节课,陈老师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 、讨论与交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美结合,具体亮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有梯度,教学过程流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节课上老师的设计都遵循了教材的安排,先通过生活情景、运动会比赛等场景让学生意识到运动是有快慢的,通过学生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引导他们提出相同时间比路程和相同路程比时间的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通过雨燕和旗鱼不同时间运动路程不同的具体数值,引导学生体会如何采用比值定义法科学地引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地物理量,通过示范解题格式并让学生进行练习的训练,使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能得到进一步的培养。陈敏老师从器材选择、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上,不停引导学生发问思考回答,不停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不断实验不断实践,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尽量留足了学生时间和发挥空间,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组与组交流,利用信息技术一起分享评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照片,现场的实验过程结果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呈现的有出入的地方,老师及时一点拨,学生立马心领神会茅塞顿开,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老师的课堂上可以发现,这样的课堂不是教师预设的,是学生自发生成的,不管学生想到还是没想到,通过老师的点拨,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设置问题串问题导学,培养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生动有效

问题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问题引导是通向有效课堂的钥匙。陈敏老师的整节课堂,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1)动物运动有快有慢,人的运动有没有快慢之分?(2)体育项目中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3)怎样比较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的大小纸锥的快慢呢?(4)如果大小纸锥从不同高度不同时下落又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4)谁是天上地上运动最快的动物?猎豹还是雨燕呢?(5)哪种比较方法更加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呢?(6)你能在生活场景中找到速度,找到速度的单位吗?(7)你能利用速度的公式进行专业规范的计算了吗?(8)1km/h和1m/s相比哪个更快呢?(9)火车72km/h,汽车30m/s,是火车还是汽车跑得更快呢?(10)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依据是什么?选用哪些测量工具?怎样设计表格,记录一个纸锥下落的数据?(11)为了更精确的测量速度,你觉得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你计划如何安排测量细节,减小测量误差?(12)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走弯路而影响实验?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根据同学们实验过程中的照片,你们注意到了哪些操作要点?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追问,指引学生一环扣一环地使知识不断得到深化和应用。

三、创设问题情境,切入物理观念,探究活动乐趣无穷

教材上的安排是首先展示了飞奔的猎豹与缓慢爬行的蜗牛,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物世界场景,通过创设老虎追捕羚羊这一惊心动魄的捕食情境,引出物体的运动是有快慢的,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两位老师都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奇妙,物理现象的有趣,能很好地养成以后善于去观察,大胆提出问题的一种好习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学习是有趣和有用的。

陈敏老师在新课引入时通过播放“猎豹追羚羊”、“包租婆追赶周星驰”、“东京奥运会苏炳添半决赛”,将动物运动的快慢,引申到人运动的快慢,再到体育项目中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不断拉近上课主题与学生的距离。“创设真情景,引发真问题,追求真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主动思考、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乐趣,让其感受到物理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关注,并思考其中蕴涵的物理问题。

“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从大小纸锥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到不同高度不同时下落,再到怎样比较猎豹和雨燕的运动快慢,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思考。

“了解并体验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从汽车驾驶室的速度表,到高速公路上的交通限速标志牌,再到与火车速度的比较,进一步延伸到与动车组高铁、超音速歼-20飞机、北斗卫星的比较,调动学生生活常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科技的发展。

四、高效课堂,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速度概念的建立与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陈老师在对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的比较中,通过观众和裁判不同的方法,前者用的方法是看谁跑在前面,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谁就运动的快。后者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通过相同的路程,用时短,谁就运动的快,充分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接着提出新问题,路程时间均不相同时,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通过雨燕和旗鱼不同时间运动路程不同的具体数值,引导学生把它具体化为了一秒,1小时等说法,得出了每秒运动的路程就是物体的速度,单位时间就是为了比较运动的快慢而统一规定的相同时间,同时又比较了这种方法要比每米运动多少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通过这些过程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速度的定义与物理意义,并通过V=S/t表达了三者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公式的教学这部分内容中,两位老师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行得出公式并学会计算,并注意纠正学生对单位的理解,多少千米小时不能读成每小时多少千米的错误纠正。 纸锥的速度的这个重要的实验中,陈老师舍得花时间,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设置了一连串问题串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引导学生选择器材、自主进行实验、分析图像,找出规律,从陈老师的课堂上可以发现,这样的课堂不是教师预设的,是学生自发生成的,不管学生想到还是没想到,通过老师的点拨这个看似平常却能培养学生多种技能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注重促进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评估交流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能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

五、文化元素多元渗透,精神引领升华,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陈敏老师这节课从始至终贯穿了中国运动员的运动精神,与学生一起分析中国运动员凭借速度为国争光令人敬佩。中国运动员奥运会竞速项目获得金牌榜,不仅看一看,还可以一起算一算,运动员们一个个夺冠的速度激动人心,一个个比赛的过程惊心动魄,感动他们夺冠时多么荣耀的同时,民族自豪感也顿时油然而生,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升华,运动中不怕困难的刻苦精神也激励到了学生。最后的《神舟五号最快快递》,在强调速度快的同时,也提到了协同合作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科学精神的美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升华!祖国需要我们的学生能肯吃苦敢担当,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节课一系列的互动,希望能有效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

整体感觉:陈敏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学生小组实验,学生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小组合作等方式,将每一个环节无缝衔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的学到知识。整节课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特别是每个知识点的得出都衔接自如,重点的提出也都是通过活动和学生活动一一总结得来,真正达到和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的现代新课堂的要求和模式。所以说今天陈敏老师课是一堂非常成功和精彩的示范公开课,它不仅体现了教师卓越的教学技巧和深厚的教学水平,也展现了三中学子的睿智和才华,更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成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莫大的裨益。

思考 :如何更好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在突破这些难点,挖掘出课堂的亮点,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智慧,实现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个老师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教案下载1

教案下载2

课件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