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亚红(德积幼儿园)中班区域《我爱我家》
简介:
陶亚红,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张家港市教学能手。一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和总结经验,设计和执教五大领域活动时坚持“以儿童为本”的中心思想,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孩子玩中学,学以致用。
点评:
整合自然资源 优化区域活动
锦丰中心幼儿园 吴利娟
区域活动我们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区域活动中既有游戏活动,也有学习活动,在区域活动中能够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中班区域活动《我爱我家》把整个家庭的氛围呈现出来,并让幼儿在开放自主的氛围中构思、创作,在乐中参与,在乐中尝试,真正体验到了区域活动的乐趣,热爱家庭的情感也得到升华。从整个活动提供的材料、活动过程来分析,我还有几点想法:
1.活动主题——区域主题,紧密结合
“兴趣引领,互动生成”,本次活动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有目的地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动画角色融入活动,结合家里人物的分工把区域都变成了相应的家庭房,把整个班级就布置成一个家庭,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温馨氛围。活动中教师以“布置家庭”为导入,层层诱导深入,之后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区创作,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正是因为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至始至终对创作活动很感兴趣。最后的布置展示和集体欣赏环节中教师肯定的评价,同伴间的赞赏,更是让幼儿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材料投放——自然材料,保持“本色”
在区域游戏中,材料是保障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前提,充足的材料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本次活动中,陶老师大胆地选择了很多自然材料,如各种小树枝、树叶、秋天的各种果干、废旧塑料瓶等自然材料让幼儿感受到区域材料的多样性,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获得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激发着幼儿的探究欲望与创新意识,教师引导幼儿在操作中细心观察这些材料的特征,在不断尝试、创作中完成作品。同时,在活动中,孩子们专注、热衷于区域创作的样子也让我也感受到了区域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3.教师评价——儿童在前,教师在后
在游戏评价中,教师不是评价的权威,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游戏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促进性的评价。陶老师把区域活动的评价时间交给了幼儿,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在游戏中的体验,介绍游戏中的新发现。建议在讲评环节中,幼儿在展示作品表述经验后,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迁移经验、提升经验,激起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