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王琼(大新中心幼儿园)—科学《趣玩磁铁》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9 09:34:10 浏览次数: 【字体:

641c26382a8e49e59296800baa2789c5.jpg

简介:

王琼,10年根扎在幼教这片热土上。她有着亲切悦耳的声音,永不厌倦的身姿,神采奕奕的神情。她是生活中的乐天派,也是工作中的狂热派。“以爱为本”是她工作的座右铭。公平面对每个孩子是她的准则。她用平凡的智慧启发幼儿的思维;用深入浅出的探索,带领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点评:

儿童这样生活、学习

张家港市农联幼儿园  潘鸣霞

我理想中的幼儿园,孩子一定是自由的。但自由不意味着放纵,自由是指“自由的意志”。对儿童而言,“自由的意志”意味着在和另一个人相处的时候,生命的能量不被控制、不受限制。如果孩子总是服从于大人的管教,他的生命力会被卡住,生命的光彩将难以展现。

自由还意味着儿童能够选择用他的方式学习和游戏。儿童学习的知识应该是他们感兴趣的,乐于学习的,而不是成人认为有价值的,基于这样的认知共性让我们开始接下来的研讨。

一、源自对活动领域的思考

1.理清:幼儿生活与学习的关系

《指南》在科学领域的表述是这样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给童年留白》书中写到: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方式,在孩子眼中,生活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和乐趣,激发着他们探索的欲望,他们会主动运用感官,在思维层面进行判断、推理、整合与加工。教师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用孩子的方式学习和探索,帮助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结构化,进一步内化为知识和觉知,赫然发现这两本书中阐述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们观摩了两个大班的科学活动《趣玩磁铁》和一个户外沙水游戏《美丽的新南湖》。下面我们就先请三位执教者来谈谈她们这三个活动设计的初衷或者说是意图。

2.定位: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从三位老师的介绍中我们感受到了她们在构思整个活动时时带着一种愿景的,一种真正想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理解儿童的所思所想,并且愿意退到孩子们的身后,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赏识和发现他们的力量,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追随和支持孩子的兴趣、需要,及时提供支持与帮助的愿景。在今天刘静老师和王琼老师的大班科学活动《趣玩磁铁》中,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教师能够发现和支持幼儿的学习,采用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磁铁的磁性磁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拓展提升幼儿的经验。在卢老师的户外沙水游戏中,老师关注到了幼儿游戏的连续性,我们能够看到前期的每一次游戏中孩子们的计划、发现、问题都清晰的呈现在活动展板上,孩子们对于新南湖建构的经验是有生长的。

二、源于对活动行进的思考

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三个活动,是经过三位老师一次次的试教之后相对成熟的活动,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们在每一次试教后的感悟或者说是收获。

1.尊重:儿童主体与儿童经验的反馈

通过刚才三位老师介绍试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们有着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空间的理念、有着愿意无限尊重幼儿的心情、更有着让幼儿体验到“自我”的初衷,但会发现明明在梳理教案的时候事事周全,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孩子不按照设想的路线去行进、发展。为什么?因为教案提供的只是教学的点子,如果我们的活动不是以当下你面对的今天上课的孩子为学习主体,活动就无法与孩子既有的经验相联系,预测不到孩子可能会有的反应,那就像穿上了别人的漂亮衣服,衣服虽美却不合身。今天三位老师她们在基于教师支持性的态度与行为、材料投放的开放与层次、幼儿关键经验的有效生长这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完整的呈现了今天的活动,我们也能看到孩子的活动状态是松弛的,师幼互动是平等的,活动的氛围是积极的。

2.记录:完成更多的创造

我们看到,在今天的三个活动中,孩子、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记录,这不仅仅是对儿童学习过程进行了完整的记录与再现,重要的是记录之后孩子和老师们对现行活动的总结回顾反思。我们也看到了记录或者说孩子的表征在今天两个科学活动和一个游戏活动中的运用,孩子们记录自己与材料互动的过程,表征自己的发现,总结方法,提升经验,特别是在第二个活动中,孩子们的表征非常形象具体,磁铁的位置在哪里,螺母的个数有几个,这些细节孩子们都能精准的捕捉到,并且通过这些记录单孩子能够非常直观的去总结出方法,进而来提升自己的经验。记录,帮助孩子们完成了更多的创造。

三、源于对儿童学习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儿童学习,在今天的三个活动中,你们观察到孩子的学习行为了吗?

在儿童学习中,老师更多的是倾听、记录与归纳,以满足儿童自主学习的需要。第一个活动塘市幼儿园刘静老师坚持“让幼儿行动”,从感知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探索磁力与材质的关系→磁力与厚度的关系,活动中支持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在刘老师为孩子创设的活动氛围中充满疑问、挑战、机会、惊喜、满足等等体验,带来了高品质的学习。

第二个活动大新幼儿园王琼老师非常关注幼儿经验的总结和整理,我们能够看到她非常巧妙的设计了幼儿表征的展示架,方便幼儿边探索边记录,并鼓励孩子尝试理出其经验变化的头绪和过程,从而帮助幼儿实现经验的层层递进、深化、拓展和重组。这,亦是对“幼儿为本”的立场的某种兑现。

第三个活动户外沙水游戏,金香幼儿园卢嘉慧老师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既是资源的提供者,又是经验的分享者,更是麻烦的制造者。卢老师将资源先进行审议,做好大致的规划,例如:筛沙组投放在哪个位置,孩子们大概会做哪些事情,需要哪些工具和经验准备等,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是她探索发现、直面问题、学有所得的过程,这使得教师自然成为与幼儿分享学习经验的伙伴。为了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卢教师还需要为幼儿制造麻烦,也就是制造困难,、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幼儿的经验冲突,激起学习动机。

最后,借用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幼儿园园长胡华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活动:儿童教育应该有这样的场景:儿童作为主动的生命体,他们在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各种想法,于是,他们试着发起一个计划,并执行这个计划,最后让这个计划大获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习严谨、果敢、坚持、合作等积极的品质,并将自己的智力运用到最大化。这也是人类生命中原始、本能的学习冲动,而教育应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切。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会渐渐看到自己生命的力量,他们也开始尝试主动地超越自己。他们了解自己、解释自己、发现自己,站在更高的地方俯视自己、调整自己。这种能力一旦建立,他们就会成为积极的学习者、生活者,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