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蒋燕琳(妙桥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长大了》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16 12:28:41 浏览次数: 【字体:

4eb3595d0347457e90cb9e4437b7beb9.png

简介:

蒋燕琳,二级教师,张家港市教坛新秀。工作十余载,她一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播撒汗水和爱,用求真、务实、奉献之心不断加油充电。个人教育格言: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孩子,以慈母般的爱心对待孩子,以艺术家的匠心激发孩子。

点评:

指向“发展”的课堂

妙桥幼儿园 时丽亚

情感的萌发:孩子对于植物的生长条件、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等,这些认知是在主动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积累并不断深化、内化的,环境教育的大目标就借这类日常活动的契机而得以落实的。让孩子从小形成爱护自然的情感态度是很多老师关切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今天的活动蒋老师就是试图让孩子们在对小植物种植、培育、养护的过程中慢慢发酵情感,对植物的生长萌发好奇,感受其中的奇妙。

目标的定位:教室里的自然角真的不是“环境布置”的摆设,而应是孩子与自然深度相处相融,是自然科学真正的学习场所,这个小天地里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孩子与自然物互动的活动。这个活动展现的是生活的教育力量,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引发孩子的兴趣、目标、期待。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不是一些必须要掌握的植物种植知识和技能,而是热爱生命的态度,科学知识求知的渴望,以及交流分享、反思猜测的意识。或许孩子无法能真正种植养护一株植物,并伴随它茁壮成长,完成它应有的该有的生命周期,能不能到达终点不重要,让孩子们参与并拥有难以忘记的实践经历才是重要的,萌发他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呵护、对生命的尊重才是重要的。

过程的呈现:蒋老师并未只从预设目标和逻辑去“固化”教学,而是把目标与孩子当下的困惑——“小植物怎么长着长着萎掉了?”“为什么相同的植物长势不一样?”等问题衔接起来,致力于推动孩子就这些问题表达已知与探索未知,尝试猜测原因,尝试总结反思,尝试解决问题,尝试寻找科学方法,让孩子对植物的认知更趋科学、客观、生动。蒋老师注重孩子自己准备丰富的资源(不同植物),注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相互比较),注重建立师幼学习共同体(分享学习)。蒋老师珍视孩子的种植体验,珍视孩子的细微观察与发现,珍视孩子之间不同的已有经验、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观点,这也帮助她从容地使各种经验、问题、观点在不同的孩子之间“流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灵动”。这个活动的亮点在于教师对于“课堂是孩子真实生活场”有正确的认识,看似知识类的科学课堂,没有老师的说教,没有重在刻板的认知,而侧重在师幼轻松自然贴近生活的分享、探讨。

延展的思考:科学活动直接经验很重要,但仅此并不够,幼儿还需要对他们的活动进行反思。他们需要分析经验,对方法和结果,材料与结果等关系进行理性的思考。本次活动以交流为主,目的是鼓励幼儿与同伴,与老师开展讨论,以此来相互评价和修正对问题的解释,帮助孩子们借助他人的视角来进行认识的同时,能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察结果与想法,这样可以使他们对活动思考地更深。该活动最大的挑战在于借班,而且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开展活动。如果放在自己的班级,能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有更多对孩子自发照料活动的关注,有更多对孩子的的倾听。若活动现场蒋老师能够敏锐地捕捉孩子的思维,语言若更加精炼,师幼的言语互动更加热烈,或许活动成效还会更好。我想课改展示活动最大的价值在于思想的碰撞与激发,课改展示活动最大的亮点应该在于尝试与挑战。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