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芬(东莱幼儿园)-中班社会:《藏秋》
简介:
季芬,任教科学学科,从教二十六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以“儿童的视角”开展问题式教研,眼里有孩子,心中有想法,手上有行动。自身通过开展思考式阅读,案例式交流,问题式教研提升教育教学经验与方法。生活中和孩子做朋友,仔细倾听,有效观察,了解孩子的发展需求,做课程游戏化的忠实践行者。
点评:
向儿童学习
张家港市景巷幼儿园 周云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游戏反映发展,游戏巩固发展,游戏促进发展。今天我们场地进行了两节集体教学活动和两节区域游戏活动,给我们展示了老师们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内容分享如下:
首先第一节课是东莱幼儿园季芬老师的中班科学《藏秋》。幼儿是发展的主体,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幼儿通过交流讲述了解冷藏的方法到通过电脑自主探索,了解多种农作物的保存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感知腌制萝卜干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在实践中交流。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儿童的自主学习与有效发展。该教师在科学活动中,支持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食物保存的方法,结合视频的形式深入浅出的通过交流分享了解运用各种方法保存的简单原理。教师及时捕捉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灵活调整适宜的策略,支持儿童的有效发展。但这节集体活动在设计时还是应该更加注重幼儿的科学探究性,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受探究的乐趣。
接下来第二节课是景巷幼儿园徐楚霞老师的中班语言《小矮人的南瓜》。戈柔老师曾经说过,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语言课教学模式,不再是简单的学说一句话,阅读一个故事,猜测故事情节。而是要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指南》中也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这次活动的环节设计中,该教师打破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在了解故事前半段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散性的创编故事。创编环节中,为了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创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该教师提供了不同的图片给幼儿作为参考,帮助他们发散思维,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的语言环境,让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在已有的发展水平上进行合作创编。
除此以外,在材料投放方面也十分有层次。材料是幼儿创编的媒介,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创编活动顺利进行。在创编环节,该教师提供了不同的图片素材,直观化的教具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表达欲,从而创设出更丰富生动的故事内容。那么材料的提供应该是丰富的多变的,使幼儿在创编的过程中有选择的余地,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所以针对幼儿能力的不同我提供不同层次的图片。一种是故事中的图片,可以帮助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对故事进行一个简单的讲述;一种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图片,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达能力将图片与故事串联起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还有一种是更具有想象力的空白格子,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在串联故事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将自己想象的故事内容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让故事内容局限在教师提供的图片中。
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提高提问的策略性。提问是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教学手段,好的语言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提问,教师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将语言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和学习主动性。
接下来是两节区域游戏活动。首先是滨湖幼儿园吴老师的中班区域游戏《秋日之旅》。幼儿只有在与区域中的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建构起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与体验,因此材料的提供与投放是区域环境创建的关键环节。
在本次有关秋天的区域创设中,该教师立足儿童视角,在每个区域中投放了大量的开放性材料,比如:收集的有关秋天的落叶、松果、树枝、小石头、水果、干花等,这些材料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在每一次游戏中能该教师都能让孩子真切的与材料互动,去感知材料、观察材料。通过材料去探索和解答无数种概念,比如科学区中,孩子们通过称重各种秋天的干货理解了“等质量”的含义;通过玩胡萝卜平衡的游戏理解了物品平衡需要寻找平衡点的概念等,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从而寻找各种答案。
越简单的材料,开放性越大,它可操作、组合、变化的方式就越多,玩法也就越多。比如在建构区中,孩子能反复操作同几种材料:石头、树叶、松果,却每次都能创造新的玩法、建构新的经验。孩子们的建构作品每一次都有新的想法。因为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正确的玩法,它们可以被单独的操作,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结合在一起使用。当与开放性材料互动时,孩子可以进入一种“如果这样,那会怎样”的世界,而不是“我这样对不对,是不是要这样玩才是对的。”在整个游戏中该教师给予孩子们的只是大胆尝试,没有对错,让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大胆创造无限可能。
最后是锦阳幼儿园欧卫丹老师的中班区域《“域”见秋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遇见多彩的秋天,翩飞的落叶、累累的硕果、斑斓的乡间田野……中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关注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孩子们对万物充满着好奇:秋天叶子为什么变黄啦?秋天的果实可以做成什么美食?于是,该教师结合中班幼的儿年龄特点,通过树叶的收集、观察与实验,果实的烹饪与品尝,孩子们听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做一做去发现和探索,从而欣赏秋天的美、感受秋天的美好。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参与者,幼儿是其主体。为此,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所开展的游戏应该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倾听幼儿的想法,激发幼儿参与其中的兴趣。富有游戏性的区域环境应当能够支持幼儿的自主感,允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想象、意愿与需求进行游戏,让游戏伴随每一位幼儿的成长,成为童年记忆中最闪亮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