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勤(金港中心幼儿园)-大班语言:《现在我很棒》
简介:
朱秋勤,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家港市先进个人、张家港市抗疫先进人物。并多次参加张家港市评优课比赛获一、二等奖。工作中,能不断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完善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点评:
探究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几点策略
张家港市闸上幼儿园 陆雷英
近年来,以绘本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颇受老师们的青睐。因为觉得语言领域的活动内容相对于数学、科学等领域,在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更容易把控。而且我们老师也常常乐于信手拈来经典的绘本、或者模仿名师的绘本活动作品演绎一节语言教学活动。那通过今天对朱老师的这堂语言活动的观摩,现来简单的交流一下我对此次活动组织的想法:
一、读懂幼儿,以放手支持幼儿挑战兴趣点,触发活动生成
一节绘本活动是否成功,选对了绘本是关键。在琳琅满目的绘本材料中,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绘本?可以从:绘本的价值、幼儿的年龄特点、绘本的适宜性等等进行思考。在选择绘本时,教师要考虑绘本对幼儿的教育价值,绘本内容能否给幼儿带来情感共鸣。此次活动,朱老师选择了《现在我很棒》这本绘本是通过对主人公“由衣”长大和还小的诠释,向幼儿展示了“由衣”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这种自信的态度,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良好品质吗?绘本中的“由衣”,与我们大班幼儿的年龄相仿,故事中的“由衣”正如生活中的自己,使幼儿与主人公产生共鸣,听着“由衣”的故事,犹如听自己的故事一样。而绘本的画面是简洁舒适,又具有审美。
二、尊重幼儿,以情感挖掘课程环节关键点,推动活动深入
在一本优秀的绘本中,隐含着多方面的教育价值的,是否所有的内容都必须在课堂内呈现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教师要从深层次、多角度去解读绘本,挖掘其中适宜的教育元素,以科学的方法将绘本带给幼儿。可以从本次活动中看出,教师是绘本精读后,选取其中“长大”和 “还小”的话题做为活动的主线。活动中,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幼儿,每一个环节都与前一个环节有所联系,又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三、关注幼儿,以迁移提升幼儿经验发展点,凸显活动价值
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对幼儿有意识地引导,其作用不容小觑。评估指南中提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互动”。只有师幼双方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在以往绘本活动中,老师的提问方式总是比较固定,不利于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什么样的提问才有效呢?活动中教师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反映,以有效的提问和回应与幼儿产生良好的互动。在活动中应善于运用开放性的问题,以利于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挥。而教师的回应也不应局限于“好不好”、“对不对”,而是多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本次活动中,朱老师以和幼儿聊天的口吻充分调动幼儿想说的积极性。例如:你觉得自己是“长大”还是 “还小”?谁来说说生活中,你觉得自己“长大”和“还小”的事情?这些问题就是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孩子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问题的回答没有固定的答案,幼儿的回应也是充满想象。作为教师,灵活捕捉孩子在活动中的声音,适时进行肯定,使幼儿和教师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而在一次次的尝试过程中,也帮助教师更好地读懂孩子,不断地提高了教师提问与回应的艺术,推动着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