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韩燕燕(实验幼儿园)—大班数学:《有趣的统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16 12:07:14 浏览次数: 【字体:

7cdc29293c0045bfac9b381b407736f1.jpg

简介:

韩燕燕,中小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青年教师“双十佳”。任教二十年来她始终以儿童中心、游戏精神为指引,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以良好的表现力、娴熟的基本功形成了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曾多次代表幼儿园参加各类竞赛,先后获得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张家港市评优课一等奖、张家港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张家港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局级先进等成绩,多次进行省市级公开教学,均受好评。

点评稿: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集体教学的生成和实施

张家港市南苑幼儿园 朱卫华

各位领导,同仁们,上午好!自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教育理念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接受,特别是开始搞课程游戏化建设之后,很多人开始讳言集体教学活动,似乎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就是与课程游戏化背道而驰。那么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选择和实施集体教学呢?

首先我们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游戏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先导,或者以游戏的形式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也可以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后继的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衔接。接下来,今天我就今天所展现的三节集体教学活动,谈谈我的思考和想法。

一、让游戏(生活)活动成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先导

集体教学活动主题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幼儿游戏(生活)活动中生发,二是教师依据课程或者学科知识以及幼儿发展的需要而进行预设。

我们展示的第一个教学活动《统计》就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活动《天气签到》,幼儿每天的天气签到活动中,记录了许多原始资料,这些资料零散,没有系统性。教师在幼儿生活活动中观察幼儿,发现他们的遇到的难点以及其中的教育价值,敏感的捕捉到了教育的生发点,确立发展性目标,通过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统计》让幼儿获得建立统计的粗浅经验,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解决生活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可以说生活活动中生成的集体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跟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特点。

今天的这个数学实现预设的集体教学活动与游戏(生活)活动有效衔接,这在我们平时开展主题活动中,常常是一个难点。今天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说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不管是问题的产生,还是前期经验的获得,集体教学活动之前的游戏活动都让幼儿进行了“有准备的学习”,他们完全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经验去同化、顺应,进行经验建构。

当然有时我们在组织集体教学时,还需要以游戏(生活)作为先导,教师要充分发扬游戏精神,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符合幼儿需要的、适合幼儿天性的材料,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引导幼儿自由、自主、自在地游戏。让幼儿在玩中提出问题,获得经验、尝试错误、感受愉悦、学会思考。

游戏之中,教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解读是架设在幼儿游戏活动和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之间的桥梁。只有善于观察、准确解读幼儿的游戏,才能发现真问题和真需要,才能了解幼儿现有水平,准确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自然、无缝地生发活动主题,才能巧妙地把教师的课程转化成幼儿的课程。

二、发挥集体教学活动的“点睛”作用

集体教学是师生生命经历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生命的对话和成长,尊重生命就是要关注幼儿个体的整体性、多样性、差异性,以契合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的手段,激扬生命发展活力,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基。这也是我们实施《指南》需要把握的原则。我们要发挥集体教学中的“点睛”作用,何为“点睛”是指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帮助幼儿提升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探索。

今天的音乐教学活动选择了《秋天多么美》这首乐曲进行改编,结构清新工整、节奏稳定欢快,充满了活泼的儿童歌曲风格。老师在充分把握乐曲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选择了以创编“秋天的花卉”为切入口,即幼儿在秋天的主题活动中,在日常的游戏和生活活动中已经对秋天的花卉有了初步的认知与感受,于是教师在组织过程中能够尊重幼儿的已有经验,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顺应幼儿天性,引入或创设空间与场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如王老师在活动中通过师幼的有效问答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支持幼儿学习探究,推进儿童思维发展。如关键性的问题,“你听到演唱歌曲时有哪些特殊的地方?”“怎样才能把一首歌演唱地更优美、更动听”等问题让幼儿结合实际经验,进行思考和回应,从而推动活动逐渐深入。当幼儿聆听之后自主发现歌唱的技巧后,老师通过现场绘画音乐符号,并进行强化巩固的方式,让幼儿对“连音、重音、渐强符号”等问题充分掌握。在展示环节,老师巧妙的将一些歌唱的技巧融入在了“金话筒”中,彻底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在整个教学活动里,老师都做到了充分地放手,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幼儿在一次次的探索里,学会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光要善于等待,也要提倡幼儿之间的等待,给幼儿充分陈述、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并为每一个幼儿迸发的思维火花而喝彩。

三、设计集体教学活动后继的游戏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开展之后,教师可以把活动中的操作材料、玩具材料投入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已经获得的经验,进行多样性探究。多样性探究标志着孩子的自我挑战、主动学习。通过这种探究,幼儿重组与改造原有的经验,进一步加深对原有内容的理解,丰富和扩展已有的心理结构。

如语言活动《花儿为什么不开花?》的活动组织,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绘本教学,教师在把握绘本教学上,尊重作品,努力挖掘了绘本中极具的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生活气息的内容。整个活动以“叙事性讲述”为主,借助绘本生活有趣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表达为主要目的,并根据孩子的思维模式设计了“线索图”,通过教师有效的提问,层层递进地帮助幼儿建立有条理的逻辑思维,让幼儿“叙事性讲述”的经验从零散走向条理化,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那么在今天,我们的绘本教学是不是一定是这么组织和实施的呢?之前戈老师在试听的时候,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比如绘本提前放置在在区域内,让儿童提前阅读,然后在他们先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组织集体教学,也就是我刚刚表达的第一个观点,还有可以采用倒叙的教学方式,这个我们都可以做一些尝试,可是我们在集体教学后,我们一直在忽略一个问题,就是集体教学后的延伸活动,也就是“后续”问题。

本次绘本教学活动的延伸:1.组织幼儿在语言区用连环画的方式进行创编。2.运用儿童自制的道具进行分角色表演。通过创编不断拓展幼儿的阅读经验深化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呈现自己独特理解,提升幼儿多种能力(讲、演、画、编等),最终巩固幼儿阅读经验,理解绘本内容情感,激发表演欲望等。活动的后续我们可借助美术、音乐、作品创作、游戏、展览等帮助幼儿再现故事情节,体验扮演中创造性表达、对情节进行创编、用艺术的方式制作绘本等。

我们说一堂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我们不光去关注教学的当下与本身,更要关注原有活动基础上横向拓展、纵向深化,为巩固幼儿所学到的内容更深入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

各位专家领导同仁们,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课程游戏化不是要把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变成游戏,也不是要抛弃已有的课程,重建一套课程,而是要把游戏精神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认为,不管是游戏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先导或组织形式,还是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后继活动,它们之间的连接要自然而不生硬,要无缝而不脱节。让游戏和教学活动在环环相扣中、在紧密联系中互生互补,丰富、扩展幼儿的活动内容,推进我们的课程建设。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