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钱健(东莱幼儿园)-大班语言:《一片叶子的猜想》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29 09:58:37 浏览次数: 【字体:

fc10760530af4c71a8fac0a960373a57.jpg

简介:

钱健,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本着用爱践行教育初心,用心走进童心世界,构建自然、和谐的师幼关系。立足教育实践,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在“游戏精神”引领下,有效支持儿童经验生长。个人教育格言: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点评:

看见儿童,支架学习

实验幼儿园  韩燕燕

感谢3位老师和孩子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3位老师不同的风格展现出了不同的教学风采,相同的是她们都很好的运用了适宜的策略来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今天我们听的三个都是集体活动,我们一直谈集体活动的有效性,其本质就是要思考如何用游戏精神来审视集体活动。教师是否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学习特点和已有经验,关注活动是否以幼儿为本?是否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是否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想这样的集体活动就是有效的。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说说我半天的学习体会。

1.活动内容的适宜性: 体现为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经验

由于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特点, 因此,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内容的选择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常常喜欢将一个活动空降给孩子,今天我带来了什么什么?以成人的选择为主。但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组织一个集体活动教师该如何选择适宜的内容呢?我想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经验,使其成为活动的生发点。因此,前期对幼儿的兴趣、经验的了解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和起点。活动前,我们需要思考:幼儿的原有经验是什么?他的最近发展区是什么?这些内容与当前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游戏是否有关联?是否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

《一片叶子的猜想》秋天树叶落下来,这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善于观察的孩子就会发现树叶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落下来的样子是不一样的,那有了这样子的经验为后面的讲述、创编提供了基础。

从内容的选择上已经体现了教师的理念,也诠释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2.活动方式的自主性:体现为幼儿是活动的发展主体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集体活动更注重幼儿的自主性,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内容的特点来预设操作性和能动性强的学习方式,巧妙的将幼儿原有的只是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任务中。今天的三个活动经过研磨,呈现出较之前更多的自主,这让我很感动,老师更关注孩子的想法,把更多的探索、创编、想象的机会交给了孩子。

《一片树叶的猜想》是一首抒情、充满想象力又蕴藏着丰富内涵的散文诗,这样一个仿编活动其实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也是幼儿创造性运用诗歌语言表达个人经验的表现。万幼深厚的“阅读”文化,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了强大的语言能力,这是本次散文诗赏析的基础与根本。结合《指南》精神,活动中教师从儿童的经验出发,从“讨论作品——归纳方法——幼儿想象与仿编——串联和总结”的顺序,通过提供结构化图片、动物图片、空白页面三种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开展想象,完成散文诗的仿编,据儿童的发展情况设计活动,让幼儿拥有倾听与表达的机会、语言表达充满创造性,让幼儿的学习有了无限可能。

3.活动过程的支持性:体现为幼儿是否获得经验的提升

一个优秀的教育活动在组织过程中一定会因为幼儿年龄特点或知识、经验不足产生各种问题或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没有问题就没有挑战、就不会有新经验的产生。那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或挑战时教师的支架和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评价一个集体活动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活动的设计到现场的组织,以及刚才活动后的反思,都能感受到三位老师都关注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与发展。

《一片树叶的猜想》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孩子的眼中,树叶可以是城堡、可以是摇篮、可以是勺子。为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创作愿望,提升经验,通过给儿童充分的表达时间,用摆一摆、画一画、讲一讲等多种方式,在小组、集体中进行自由自主的表达。同时,为了让幼儿掌握创编的句式,老师利用了图卡的方式:是谁的什么?像什么?支持孩子用完整的句式来进行创编。活动最后,将孩子的零散仿编记录组装成一本未完待续的大图书,这是语言活动的自然延续,也让幼儿对文学的兴趣不止步于一个集体活动,而将延续到日常生活中,这也是一种支持儿童的无声的表达。

三位老师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中心,以发展为核心,采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解读、评价孩子。为幼儿创设舒适安全的活动氛围,幼儿的“获得”实实在在。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