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春(教发中心)-体育:《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简介:
葛晓春,高级讲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现任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兼体育学科研训员,苏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特聘教师,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导师。省级以上发表文章数十篇,主持苏州市课题一项,参与编写教材2本,获苏州市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张家港市优秀体育工作者,张家港市业余训练一等奖。多次带队获得苏州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2015年8月起任体育教研员后,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凭着炽烈的体育情和公正的责任感,得到了全市体育教师的认可,系统化组织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参与面广的体育教学研训活动,倡导教师能动、学生乐动、课堂悦动的“三动”教学主张,在省市教科院的指导下,团结全市广大体育教师正在努力探索张家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学练赛评”结构化教学的新样态。
点评:
赋予体育课堂教学多种涵义 促进职教学生体育特长发展
记“学在港城 致敬课堂”第二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
三职中 鲍文平
今天天公不作美,细雨连绵,有一丝寒冷,但我们的心是火热的,全体职教体育人冒着细雨纷纷前往一个地方--第二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张中专展示点。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欢聚一堂,认真聆听了葛晓春名师精彩的体育课。
葛晓春老师的课题是《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其幽默的话语,亲切的执教方式、超高的篮球技术示范及张中专学生优秀的篮球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课最大的感受可以用“前浪独领风骚,后浪后生可畏”来形容。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环环相扣
整个教学过程脉络清晰,衔接有序,使我们听课教师清楚的领会到了执教者的教学意图和主张。葛老师上课思路清晰,从热身运动开始就融合了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传球和接球的脚步练习,从原地简单传球到猜拳运球传球,从半场行进间传球到全场行进间传球,每一个教学内容环环相扣,衔接紧密。通过课程的巧妙设计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学会即用,学完能用,顺利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组织形式科学,练习内容有趣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葛老师的示范动作准确且优美,体现了良好的基本功。葛老师巧妙的运用多种队形和组织方法,把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隐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使每个练习都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重点问题。每一个练习都能够把球类特有的趣味性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而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下逐步掌握了动作要领。
三、篮球素养突出,霸主名不虚传
张中专校每年都能在张家港市长杯篮球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天的课堂上学生展示出来的篮球素养令我印象深刻。这离不开葛老师打下的良好传统,离不开体育课扎实的基础练习,离不开学校对篮球特长生的大力支持。葛老师在年轻时就是张家港市队主力后卫,在张中专校工作时打造了一支冠军队伍。同时我还了解到张中专校有一支篮球教学团队,每年对篮球特长生招生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因素使得张中专在张家港独领风骚多年,通过今天学生的表现,我相信张中专校的篮球还能继续长青。
一个学校要想发展体育事业,就应立足体育课堂,强化体育课程导向,赋予体育课堂特定涵义或多种涵义,从而促进学生的体育特长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