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虹(开放大学)-语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简介:
叶虹,从事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现为张家港市职高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苏州市级教学比赛二等奖,张家港市级教学比赛一、二等奖,指导学生获苏州市“文明风采”活动征文演讲比赛特等奖及张家港市级朗诵比赛二等奖、张家港市级作文比赛特等奖及一等奖。
点评:
素养的提升 灵魂的滋养——评叶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 孙蔷华
2022年11月17日
这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豪放(学生的思维自由地碰撞,自在、喜悦、激动甚至于狂放)、深邃(认识由浅入深,如各花入各眼般地化作各样的体验进入听者的心田)。
每每读苏东坡的诗文,面对苏东坡的睿智、孤高、旷达、深情的精神世界,我的世界渺小到尘埃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对他的敬仰。今天听叶虹老师解读《定风波》,我又词穷了,这堂语文课很有用。
在课堂上语文老师的一切行为旨在,教学相长,即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成长。解读《定风波》,可以呈现出多元教学选择,叶老师选择了“三读法”:诵读、品读、赏读,把解读角度放收给学生,让学生主体诵读、体悟。这些都是给学生最好的语文滋养,在文本解读中涵养教化,全面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精神。
首先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滋养。叶老师的这节《定风波》引领学生敬畏文学,尊重文本,不是“蜻蜓点水”式的使用文本,而是通过课堂的多角度的诵读、分组讨论协同学习等方法对文本本身进行梯度解读,来触摸作者所要表达的复杂情愫。
在叶老师的语文课堂上,“诵读是一件最真的事”,叶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用任务引领学生自读两遍,一读一评,再一读一评,不断地发现,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激发了学生“我觉得应该这样子读”的情感,然后再学生全体齐读。体会苏东坡在词中的言语之美和个性之美,以及哲理之思。
在这堂语文课上,叶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成长,“咬文嚼字”和小组PK环节中,每小组设计2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一个小组设疑,其它小组抢答或点名问,问题问得深刻,学生答案思维发散,场面热烈,掌握不断,老师
及时地追问、小结,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学生表达逐渐流畅且有一定深度。
在这堂语文课上,学生精神世界得到发展。叶老师在《定风波》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了教化的力量。叶老师“披文入情”,引领学生走进苏东坡丰盈的生命深处,感悟高尚的人格魅力,“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结合《苏东坡传》,初到黄州那几年,苏东坡精神世界的是有徘徊起伏:清醒—迷茫-清醒,然后完成精神世界的自我救赎,即自我强大。1082年《定风坡》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宁静境界。1083年《卜算子.黄昏定慧院寓居作》“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东坡借“月下孤鸿”形象托物言志,表达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记承天寺夜游》苏东坡世界是安静心悦。
再次,《定风波》成全叶老师的文人情怀,也滋养了我们这些听者的精神世界,高贵了我们的灵魂。
叶老师呈现出了苏东坡之于我们,苏东坡是一个伟大的人,给我们的人生逆旅点亮一盏明灯。我们寻觅的是修炼成伟大的方法;披文入里,从伟人的人生经历中,去寻找他们在逆境中仍能获得幸福的密码。哪怕现在我们还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但只要发光,也会让自己的荧荧之光,照亮身边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