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聂颖(梁丰初级中学)-物理:《水火箭》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12 14:46:30 浏览次数: 【字体:

d280acf******444abdd177f2f08db1dc.jpg

简介:

聂颖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校长,苏州市物理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持江苏省、苏州市课题4个,参与国家级课题1个,刊发论文多篇,其中两篇为SSCI国际刊物,曾获江苏省物理评优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部优”课,多次开设苏州市级观摩课、展示课。致力探索高效低负的物理教学路径,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化的专家型学习模式,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点评:

这堂课应该是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堂课,STEAM教育起源于美国,1983年美国首先在高校推进了STEAM教育,后来把阅读也要放进去,总的来说是一个融合性的课、一个综合性的课。中国的教材将知识进行了分段、分学科设置,所以我们学生的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得不到培养,会受到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少竞争多,竞争都是单人竞争。“多考一分,干掉1000人”这样的话经常听到,这是水落石出,不是水涨船高这种思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因为缺少生活性、情景性或者实践性,所以他不知道知识的价值。可能他仅仅认为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考试,为了考试成绩,所以学习的动力不足。我们的教学的弊端决定了我们的新课改必然要推动综合实践这样一种教育。

对这堂课我简要的讲这么几点:

第一有历史性。从中国的弓箭到到宋朝发明的火药找到了动力更大的火箭,到如今这种强大到可以把四百多吨的货物整体推上太空,动力越来越强大的火箭,火箭发展放到了某一个阶段中,体现它的历史性。

第二体现时代性。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来航天强国,所以我觉得这堂课选择这个主题非常好,跟我们的政治意识相关联。

第三是生活性。这个水火箭来源于学生生活,器材都是拼拼凑凑,瓶罐也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小瓶罐大学问。培养学生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的这样一种环保意识。

第四具有实践性。学生之间合作制作,培养他的合作意识。其实只有在实践课才能够让学生知道合作的价值。因为我们平时的课堂,一般来追求的是独立思考,但今天这样的课非合作不可,不合作你干不成,倒逼学生进行合作。合作就要分工,分工就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之间的进行沟通关联。

第五具有探究性。探究是我们新课标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的内容,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通过探究来凸显我们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和育人的价值。那么这里面提出了两个探究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最后结果这里面三组实验跟水量关系时是200g的时候最佳。处理时聂校长把三组实验差异化放大,一次是50g,一次是200g,一次是400g让这个差异放大。即使在受到了其他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也不至于会影响到这个实验的结果。这里面也有很多思考啊,包括角度应该我们都知道45度角是最好的,所以这里也调整到20度、45度和70度这三个角度之间的比较。

第六具有思维性。水火箭和我们的古代的火箭和现代火箭这里如何迁移?无非就是在形状和动力这些变化,本质是一样的。也有推理的问题,推理水火箭的水量多少最合适,水量多少最好可以通过学生来讨论,水多了好在哪里,水少了又好在哪里。怎样的发射角度最合适实际上,这些都是具有推理性的东西。

这是培养学生面向21世纪基本技能的这样一种好的课堂。一堂课时间有限,好多东西还可以去做,比如项目最后的成品后面可以有后续的迭代,把这个火箭如果做的更完美,怎样对制作的水火箭成品进行评价。

教案下载

设计思路

课件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