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许和霞(新塍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潜水艇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16 15:12:49 浏览次数: 【字体:

407dd1c2f86b46d190da2e3249d88df3.png

简介:

许和霞,新塍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苏州市青年教师双十佳,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本着自然、简约、真实、生动的教学风格,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发展需求,让孩子在活动中做自己喜欢的事。通过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让孩子在与材料、同伴的互动中获取新经验,得到新发展。

活动反思:

初冬的风吹起落地的叶,在这样一个浪漫且略带伤感的时节,要用喜欢的事情填满生活来温暖我们的心灵。感谢教师发展中心给我这次展示交流的机会,感谢孙园长以及我们小组的伙伴们给我悉心的指导与帮助!让我在磨课、研课、析课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了本届课改主题“聚焦核心素养,指向学生发展”的价值意义。回归活动本身,需要思考与探讨的真问题、真困惑还是迫切的,期待我的点评专家孙园长和专业的你们给予指导:

1.抖音相遇:科学让人心动而欢喜,又让人忧愁而烦恼,因为它存在太多的偶然与可变,让我无法掌控,每次上完科学活动,总对自己说:下次再也不上科学领域了。可是,当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闪现在眼前时,心中又泛起了“科学、好玩、有用”的涟漪,那就再玩一次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活动场景,感谢抖音让我有了再挑战的勇气!当然,更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才让我在不断的尝试中依然坚持。

2.初碰量化:为了让绿豆能够在小苏打和醋的水中跳动,我尝试了很多次,归纳了:1勺小苏打、2格醋的精准操作方法。然而,当科学探索以一勺、2格固定的量化去机械化操作时,似乎就失去了科学探索的乐趣,孩子更多的把关注点停留在放材料的多少上而忽视了材料与材料碰撞在一起,不断发生的变化。我想,这不是我们科学的初衷,这只是操作技能的训练与统一,可能就听不见孩子们最真实的声音,少了、多了,还要再放点,等等自然而然的发声。

3.深磨顺序:科学就是那么奇妙,一旦选择了,就很容易让你上头,所以才有了科学探究的意义。量化不行那就顺序,小苏打、醋、绿豆,看似简单的三样材料,哪个先放、哪个晚放是决定科学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于是就有了1、2、3先排序、后操作的历程,看着似乎科学合理而又顺理成章的完成活动流程,孩子也能在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发展。其实根本性的问题与我初次的量化是一样的,对标“指向学生发展”还是有可探讨与完善的空间。

4.突破瓶颈: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感谢孙园长给我指点迷津,让我拨开云雾见月明,找到了突破口:立足于孩子,遵循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科学领域的目标,调整策略与方法,紧扣“聚焦核心素养,指向学生发展”,落实“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幼儿游戏精神。一是:观察发现泡泡水能让绿豆跳动的秘密;二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探索发现怎么制作泡泡水;三是:操作感受绿豆在泡泡水中跳动的喜悦;四是:联系生活,寻找发现小苏打与醋在生活中的运用。抓住了科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探索发现、实践操作、科学原理、生活运用”。

困惑:种子潜水艇,我是否需要提供各种不同的种子,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去探索,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跳动起来?还是作为活动延伸,放在区域活动中更合适?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如有不当恳请大家批评指正,特别是我的点评专家,让我能一如既往的在科学领域的探究路上:痛并快乐的成长着、收获着!


教案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