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东莱幼儿园)-大班语言:《小矮人的南瓜》
简介:
张华:中共党员,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工作以来共参与了14届课堂教学展示月的教学展示、点评活动,“简单真实、自然有效”是一贯的教学追求,从而形成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教育格言: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开辟一块乐土!
点评:
美好相遇,如约绽放
南沙幼儿园 郭芳
人世间的美好和相遇都是恰逢其时。课堂是教师和孩子的美好相遇,课改月是教师和教师的美好相遇。今天执教的园长们带着深厚的教育情怀,以最美的姿态向大家展示了四个高质量活动,那就先按顺序四位园长来说一下自己的设计意图,先请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侯敏园长、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张华园长、张带陈芳园长、张带郑敏燕园长……通过观摩学习,那我就从四方面来解析下今天的四个活动:
一、基于儿童成长的视角
在今天的四个活动中都能发现四位园长都基于儿童立场,具有“儿童意识”,全力支持幼儿的成长。她们了解幼儿,体察孩子们内心的想法,以发展的眼光尊重、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尽量满足每个幼儿成长的需求。她们支持幼儿投入到游戏与探索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从传统的一刀切“你要这么做”到如今的百花香“你想怎么做”的转变,我想这也是我们每年举行课改月活动的初衷。
张园长的教学中幼儿以自己的经验来创新各种搬南瓜的方式,滚、吊车、甚至用科幻片里的魔法等,再制作计划书,完善生成了新的绘本……
二、关注思辨表达的能力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意识、能力还不够强,常处于探索状态,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提高。因此,教学中对老师要为幼儿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对幼儿想象的逻辑性、独立性、求异性方面都要加以引导,推动其创新能力向高层次水平发展。指导中注重幼儿的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鼓励幼儿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张园长的教学中幼儿思辨各种搬南瓜的方式,再制作计划书。最后围绕巨人要不要搬南瓜孩子形成两组进行思辨,开始辩论会……但思辨结果还是由我们的小矮人做决定。
三、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鲁迅曾说过“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今天的语言活动也与你我有关。山村美眷、古典音乐的呈现,仿佛让我们70后回到童年,美了景、惹了眼、入了心。记得小时候只要是哪家村民造新房了,上梁师傅在房顶用家乡方言说吉利话,人们在下面等着派发(抢)糕点、馒头、糖果……”这样的情景让70后的我们历历在幕,回味无穷……。如今越来越多的村落面临拆迁,大家都搬进套房居住,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能近距离地看到起房造屋的全过程,也很难体验到关于造新房的民俗民风。与侯园的谈话中得知她这几年来来在传统文化绘本故事方面颇有深入的研究,追寻的都是有关与传统文化的绘本,她注重对孩子进行文化沉淀式教育,善于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其内涵。绘本中徽派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展现了我国传统民俗生活,既有老一辈工匠的智慧缩影,又有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民俗文化在发生着变化,今天侯园赋予了《造新房》时代内涵,是一种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让孩子们从小建立了文化自信。
四、助推深度学习的方式
未来的教育需要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包括学习参与的深度、学习方法的深度、学习结果的深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在为之努力的事。四个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积极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迁移、应用以及创新等。
幼儿在分组设计搬南瓜计划时,张园长给幼儿提供的材料也不同,有贴、有自创自绘,幼儿在现实和非现实之间自由驰骋,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体现了学习方式的最大价值,让每个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另外,张园长在设问“到底要不要请巨人”时,让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展,又要说到我的试上了思辨时结果一方一个孩子也没有,我只能乖乖一人留下与所有孩子思辨。张园长也没有强求孩子非要一半一半,让孩子整合自己的现有经验,并且在与同伴相互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建构起新经验。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幼儿知道了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跟朋友友好相处,从而使故事的情感目标很好地达成,使故事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今天的活动芳香四溢,最后,感谢四位智慧的园长和梁丰幼儿园可爱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课堂!让我们凭着对教育的热爱,把青春愿望和抱负倾入其中,也请大家把今天所学所得所悟带到每一次教学实践中,为日后的教育生涯画龙点睛之笔。老师们,携一份美好与幸福,待明年,我们再续课改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