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3年课改展示月”专栏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专题>课改展示2023>名师课堂>普高>详细内容

章立中(乐余高级中学)—地理:《气象灾害》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2 18:41:23 浏览次数: 【字体:

b85202c67fda485884ceb144821d0c32.jpg

简介:

章立中,2004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张家港市地理学科带头人,乐余高中教务处主任。从教以来,无论是在地理教学、班主任工作,还是年级管理中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各方面成绩突出:主持江苏省“十四五”重点课题、参与苏州市重点课题并结题;获“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苏州市优秀教师”、“张家港市先进个人”、“张家港市优秀班主任”、“张家港市美德园丁”、“张家港市担当作为好教师”等称号;多次在苏州市素养大赛、基本功竞赛、命题竞赛以及科技竞赛中获奖;先后有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教育理念:用心教书,真情育人,只为桃李芬芳!

点评:

紧扣课程标准    创设情境教学

塘桥高级中学    樊志姜

章立中老师课堂教学沉稳大气,声音洪亮,富有激情,教学节奏循序渐进,能够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会学和学会,总之是一堂值得我们会为何学习的好课。

一、深度解读课标,注重依标教学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章老师在对课标进行解读,抓住了课标的核心关键词“运用资料”“说明”“成因”“措施”;将这些核心关键词转化为教学目标,依据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来进行叙写目标,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一开始就基于课标下的自然灾害的5W地理思维建模方式,给学生渗透地理学科思维的本质和方法。本节课目标明确,任务聚焦,非常清晰给出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老师要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等。

二、精选案例典型,注重情境教学

精选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灾害的案例,运用真实情境展开问题驱动式教学,尤其是教学设计中加强对问题链的设计,比如,1.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有什么规律?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规律?干旱灾害的情境问题设计有1.干旱和旱灾有什么区别?2.据图指出我国旱灾多发地区?3.为什么干旱的西北地区旱灾发生的次数不多?4.图中A区域春旱最为严重,请从水资源供需角度分析原因?5.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干旱灾害的危害?问题链的设计注重概念的辨析,原因分析、措施解决,问题设计注重层次性、梯度性、综合性。问题的设计业遵循了5W原则进行设计,具有系统性,不是零散的,学生建立自然灾害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基本能做到教学情境化、情境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活动化、活动思维化、思维可视化。

三、立足核心素养,注重探究学习

本节课隐性线索是以核心素养为线索,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升关键能力。5W的思维建模中在哪里体现了区域认知、为什么体现了综合思维、怎么办体现了人地协调等,尤其是成因分析特别注重综合思维的培养,章老师以洪涝灾害为例,从自然环境的五大要素展开进行分析,原因分析还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展开,注重整体性思维及综合思维来解决问题。学生依据该思维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对依托情境对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层面活动积极,学习热情高涨,合作探究、自主展示、师生评价,目标达成度高。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终审:投稿审核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