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刘奕豪(金港中心幼儿园)-大班户外建构:《我们的城市》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15 08:42:23 浏览次数: 【字体:

a489360d048440bbad3fffa87adbe6a5.png

简介:

刘奕豪,本科学历,二级教师。从教7年来,他勤于学习,潜心研思,承担市级示范展示活动5次均获好评,曾获张家港市评优课二等奖。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并获奖,辅导幼儿参加市家庭机器人创意大赛获一等奖。先后获得苏州市教坛新苗、张家港市教坛新秀、年度考核优秀等荣誉。

点评:

“建”有乐趣 “构”有深度

金港中心幼儿园 胡颖

一、室内外建构游戏的巧妙整合

在活动开展中,会出现搭建时间不够、搭建技巧掌握不够好等问题时,教师巧妙地将室内外建构游戏进行整合。在室外进行建构活动的时候,可以借鉴室内建构经验,而在室外建构游戏中玩出来的新花样也可以带回到室内建构游戏里,这样可以有效将室外问题室内解决,从而让游戏更加丰富。要想将室外建构游戏开展得丰富、有内容,那么我们就不能将室内建构游戏与室外建构游戏剥离。

二、适时引导,把握教育契机

游戏中问题的出现,其实是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机会。教师采用请幼儿自主讨论、反思与适时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不断地尝试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孩子们游戏中,呈现出了很多建构中的数学问题,包括数、量、形、比例、对称以及力学有关的设计概念。在搭建高架桥时,需要用到很多圆柱体积木,可孩子们发现圆柱体积木不够用了,便拿来了长方体积木用垒高形式来代替圆柱体。教师会进一步引导他们数数几个块长方体的高度等于一个圆柱体的高度?需要增加或减少几块长方体积木,才能使高架桥产生高度的变化,形成上坡、下坡等不同形式道路的高架桥。将幼儿游戏中产生的数学问题聚焦到游戏后的分享中,通过分享引发他们的深度探索,从而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案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