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艺泓(实验小学南校区)—外语:《融合阅读4A Unit6 At the snack bar》
简介: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教师,张家港市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她从教10年来,潜心教学,关爱学生,积极进取,用于创新。课堂上以生为本,善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曾获得苏州市评优课二等奖,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主持或参与多个市级课题。
点评:
单元主题引领,创新复习课融合阅读教学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徐丽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的徐丽菊。首先,非常感谢唐老师,让我有幸参与这次名师展示课评课。与其说是评课,更不如说是在深度卷入张平老师和苏艺泓老师的磨课后,碰撞出的火花。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磨课过程中的一些感悟,题目为“单元主题引领,创新复习课融合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新课标(2022版)》中的小学英语课程六大核心理念,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主题”这一理念中谈到,英语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选取要以主题为引领,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老师可以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
今天两位老师的单元复习课进行了融合阅读,她们对一个单元或一个话题的总结和梳理,避免了枯燥地机械重复、碎片化地内容呈现、广泛地题海大战等。走出了重记忆轻阅读的低效重复之路,开辟了注重培养阅读能力的高效创新之路——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英语”转变成“用英语去阅读”。
一、寻找阅读资源,增加教学素材
单元主题是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桥梁,如何选择合适的融合绘本材料,值得所有老师思考。阅读素材的选取其实很重要,阅读素材的难易程度对我们的英语课堂有直接的影响。
一般情况,老师们都会去寻找与主题相关的绘本,在这次的展示课中张平老师和苏艺泓老师没有选择现有的绘本内容,她们挑战了难度,选择了不一样的内容。张平老师上的教学内容是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复习课,基于主题“城市污染”到“保持城市洁净”,张老师进行了主题迁移,融合了21世纪英语报上的一篇关于核污水排放的新闻报道作为阅读材料,聚焦人与自然主题范畴,涉及时事新闻、科学知识。苏艺泓老师选取的是译林版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 复习课,单元主题是在小吃店的点餐和供餐对话,主题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所以在她心中的阅读材料是基于话题功能的,学生阅读后能进行实景表演的,由于没有这样的阅读资源,她巧妙地根据一个视频重组教学内容,自编了一份独一无二的阅读素材。两位老师用心良苦,别样的阅读资源,让教学素材丰实起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融合主题意义,搭建语言支架
单元主题是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核心,老师们要基于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参与到多层次的阅读活动中,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创设阅读期待、减轻学生的阅读焦虑。
张平老师和孩子们从“城市污染”这个主题提炼出了“空气污染”“陆地污染”“水污染”几方面,谈一谈... made our city messy and dirty/...made the air dirty/...made the water dirty,这样的语言支架使学生的表达更流畅、更自信。在融合阅读的学习内容“水污染”中,让学生深刻体会主题意义,理解核污染水影响,简要复述,感悟城市的洁净、地球的洁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苏艺泓老师通过单元主题,主抓话题功能,从课前歌曲中的单词,到教材上第六单元的主要句型,再到融合阅读中的对话结构,都是在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减轻学生的阅读焦虑。最后,老师为学生模拟实景小吃店,一起来演一演顾客是如何点餐,服务员是如何供餐的。这样紧密和生活联系的场景,让学生充满了期待,兴奋不已。
三、渗透阅读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在融合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学习策略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更新思考方式,学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会读更多的英语阅读素材。
张平老师本节课主要渗透的就是“如何阅读英文新闻”,对于学生而言,平时接触的都是教材本身或是绘本,新闻这样的素材应该不怎么接触,所以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英文新闻是有必要的。那么新闻和绘本故事有什么区别吗?新闻的特点就是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新闻有标题、主体部分等,新闻有几大要素(when,where,what,who,why,how),基于新闻的特殊性,所以本节课张平老师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提供阅读报纸技巧的小贴士,让学生边学边理解,比如要关注“主标题”“副标题”“图片”“关键词”“关键句”“抓好新闻三要素(when,where,what)” “关注数字”等,学生有效地掌握了报刊阅读的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对获取信息进行整理的能力。正是有了这些阅读策略的指导,才使得这则新闻从难读到易,从深读到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苏艺泓老师的这节课,充分关注对话语言的表达方式,注重学生的说、演能力,不管是总结归纳第六单元的句型结构,还是自编阅读素材的学习,苏老师设计多样化的Task,引导学生从看、听、读等多方面,多感官参与阅读学习活动,通过去抓关键词、去划关键句,分两个部分处理主人公点了什么餐,是否喜欢所点食物、如何评价所点食物等,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点餐供餐的新句型,十分有效。
四、引用多媒体资源,增加课堂趣味
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喜欢学”,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融入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歌曲、视频等。引用丰富、有趣的多媒体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张平老师利用张家港的宣传片视频唤起学生对我们张家港的热爱;在处理核水的种类时,通过播放视频这种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一目了然相应科学知识,降低了学习内容的难度;对于水污染海洋污染,则是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直击学生内心,很震撼。
苏艺泓老师充分考虑四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不管是食物图片、食物歌曲还是自编阅读素材,都是色彩鲜明,能狠抓学生眼球的资源。苏老师整节课三次出现了同一旋律的音乐《勇气大爆发》,这是她根据音乐旋律精心改编的,每一板块教学内容结束,会将上一环节的内容进行大整合进行总结归纳,学生边唱边复习,点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课堂活力。
此次磨课让我们彼此都受益匪浅,如何引领单元主题,进行复习课融合阅读教学,这一话题不会因活动结束而终止,我们只有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载体,研究切实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谢谢大家!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