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张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2课改展示月”专栏

马蕾(崇真小学)-语文:《慈母情深》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28 20:57:37 浏览次数: 【字体:

186cdbc2592142d5a26bc92070370b01.JPG

简介:

 马蕾,张家港市语文教学能手,张家港市优秀班主任,连续四次在苏州市小学语文素养大赛中获奖。她的教学理念是 “用激情点燃学生心灵,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挖掘学生潜力”。

点评:

聚焦场景,关注细节,感悟深情——《慈母情深》催生语文深度学习新样态

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  徐敏美

一年一度的课改展示月是我们港城教育界的盛会,既是港城名师荟萃、骨干引领的舞台,也为老师们搭建了共同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提供了切磋琢磨的机会,助力港城教师的专业发展。今年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主题是“聚焦核心素养,指向学生发展”,我们致力于“讲练结合、协同学习、技术融合”的教学模型建构,实践港城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样态。

今天两位老师展示的《慈母情深》是一篇名篇,课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这篇课文被众多名师演绎过,但在2022版新课标颁布背景下,如何让经典名篇得到新的演绎,让老课文实现“突围”,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是很多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两位老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努力为我们呈现新课标下经典名篇的教法。两节课,或沉稳大气,或婉约细腻,或简约开放,或平淡朴实,都聚焦场景,关注细节,引领学生感悟慈母情深,催生了语文深度学习的新样态。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来谈谈。

 第一,聚焦要素的准度。《慈母情深》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首篇。本单元围绕“舐犊之情”这一主题共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以及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语文要素有两个:一、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指向阅读)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指向表达)阅读文章,是一个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的过程,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意图,是对话的一般目的,也是保证对话深入下去的基础。文章中,情感、意图的表达,既有表面的,也有藏于文字背后的;既有直接表明的,也有蕴含在描写性文字之中的。要准确深入地体会情感、意图,需要方法和经验的支撑。统编版教材考虑到这一点,便将相关方法和能力的学习,进行了纵向的、持续的、有层次的设计安排——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四下

第一单元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下

第三单元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

四下

第四单元

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五上

第一单元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五上

第四单元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上

第六单元

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五下

第一单元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上

第三单元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统编教材将“体会作品思想感情”这一阅读训练要素集中安排在四至六年级。本单元提到的方法其实是与四下第一单元一脉相承的,因为对“场景、细节”的捕捉就势必需要找到与之相关的语句,这些语句也就是读者体会文本思想感情的重要语句。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细化如下:

1.阅读描写父母之爱的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能从文中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由此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理解“场景描写”的含义,并能找出文中的场景描写,从中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能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如心理、动作、外貌、语言、神态等),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4.阅读与文本在主题上有关联的其他文本,建立联结,体会其表达感情中的相似之处,进一步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

两位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读,教学目标的拟订都关注到了语文要素的落实。

第二,选择课堂路径的巧度。在课堂教学中,为保证语文要素的落地,我们应该怎样来展开教与学的活动?和大家分享语文要素落地的三个课堂路径:

1.站在单元角度,展开递进式教学。比如:本单元人文主题“舔犊之情”(父母之爱),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将这个学生具有切身体会和感受的话题与语文学习生活建立起联系,我们可以用话题推进的方式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规划和组织。对教材进行教材进行整合重组,组织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深切体验和思索,使语文学习拥有了生活的“境遇”。

2.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流程活动化。教学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设计语文学习活动,让教学活动是情景化、活动化的语言学习活动。

3.搭建多样支架,让学习思维可视化。周一贯先生在《支架:提纲教学法在统编本教材中的出新》一文中指出,统编语文教材为学生的读写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支架。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把握这些教学资源,利用这些支架,为学生的读写活动助学、助思。  

今天,两位老师紧扣单元要素,抓住核心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以“情”为经,以“言”为纬,通过阅读、对话、思辩等途径,反复品读文中的场景、细节描写,引领学生入情、悟情、融情,走进文本,从情节的“高空”潜入语言的“底部”去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让学生在情感与语言的和谐共振中诠释“慈母情深”,实现深度阅读,建构“有意义的课堂”。

马蕾老师的教学则紧扣“情深”展开,聚焦场景,关注细节,设计主问题——母亲第一次给我这么多钱让我买书,我为什么为母亲去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呢?是什么触动了作者的内心呢?引导学生关注母亲工作环境——“噪声震耳欲聋”,紧扣关键词“震耳欲聋”,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充分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在此基础上,马老师通过定格触及学生心灵的三个场景,在特写镜头、慢镜头、快镜头的比较辨析、涵泳体会、朗读想象之中拉近学生与文字、年代之间的距离,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同时,在场景中回望写法,推敲反复手法的运用,发现作者语言的规律,使写法分析与内容理解互为补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情感层层推进,最终水到渠成地感悟慈母情深深在何处。

第三,捕捉内容的精度。语文课,内容重于形式,要紧扣“语言文字”,不能空讲。以深度学习为指导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和深加工,为学生提供最佳言语交际场,引领学生从语文表层知识走向语文学科内核,让学生抓住语文的本质属性,把握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深处,通过听、说、读、写等去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建构语言、运用语言,并在活动中学会质疑、探究、归纳、演绎等。今天的两节课上,两位老师紧扣教学目标,围绕语文学科的本质和学生的联系建构,开展了以下语文学习活动:

马蕾老师:

1.阅读训练有层次目标。课上,师生围绕“究竟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内心,拿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元五角钱为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呢?”这个主问题,采用默读的方法,深切体会文中的蕴含的深情。对文中场景的细节处,采用师生合作朗读的方式,回归文本,《慈母情深》中伟大的母爱注入孩子的心灵,意味悠长。

2.阅读方法层层渗透。“我们学习小说,既要关注作者的情感,更要关注作者情感的表达。”“这段话表达上有什么特殊之处?”“品这个词时,我们可以试着从双方的角度去理解,这样会更有味道,更有深度。”……课上,这样的引导语散落如珍珠,教师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写法、想象等方面多元解读,将教师的教学思路变成学生学习的思路,把教师的教学方法变成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多个角度体会感情,感受母爱。

3.读写结合,探寻深度训练。课的结尾,马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说话训练:

 

紧扣反复的表达形式让学生自己想象怎么感恩母亲,使学生感受到特殊的表达形式背后,是作者强烈的情感,进一步体会这种句式的作用。在这样的迁移运用中,助力读写的深度融合。当然,如果有时间,让学生动笔来写一写,使学生的情感有一个倾诉、喷涌的出口。

第四、关注学生的温度。这里的“温度”指的是关注学生。一节高效的课堂应该是眼中有学生的课堂,教师眼中只有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根据学生的情况去调节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更有效。新课标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即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体现在对他人的关注、尊重与爱护,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具有核心地位。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分析教材中的“人物”,更要让学生重视和感受身边鲜活的人物。“温度语文”就是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即要用 “生本、师本”视野进行语文教学。

“成长路上,每一步都算数。”每一节课的呈现,可以说都耗尽了每一位上课老师的心力。作为上课老师,我觉得只要你站上这个舞台,你就是最棒、最美的!俗话说:“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两节课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再完善和提升的地方。如:“慈母情深”的“深”字,在本课中解读出了“深情”,深入解读文本,其实还有“深沉”、“深厚”、“深远”这几层含义,在课堂中要引导孩子体会、领悟。《慈母情深》不只是慈母对孩子的感情之深,更是一个少年对母亲辛劳人生的理解一步步加深。由此,可以抓住几个“第一次”层层推进,激荡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就是让学生和书中的少年同成长。再如:“女工友与母亲的对话”,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母亲与其他母亲的不同之处。《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只有那些真正有助于孩子成长,有助于孩子长远发展的母亲,才称得上“慈母”;尤其是非常年代,能“牺牲”自己,成全孩子的,才有资格谓之“情深”。达到了这个深度,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理解文中的慈母情深,理解作者的感怀之深。

总之,课改展示月为全体老师专业成长赋能。独行速,众行远,相信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我们港城的教育之花定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终审:默认主站管理员秦晓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